三、5月涉旅舆情特点
(一)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促进国内旅游业发展 提振舆论信心
5月18日,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全球107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将齐聚北京共商世界旅游业发展大计。本次大会规格高、代表性广泛,是世界旅游发展领域在中国举办的一次顶级盛会,在全球尚属首次。
此次大会受到国内舆论的高度关注和讨论,提振了舆论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媒体方面,《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均给予关注,纷纷在重点版面、栏目刊发报道,从旅游厕所革命、旅游扶贫等角度作出解读报道;网民普遍认为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正当其时,当前世界经济疲软,而旅游业表现一枝独秀,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可以向世界各国充分宣传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新亮点,具有积极意义;旅游业人士普遍认为,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的举办有助于推进国际旅游合作,推动旅游区域内合作一体化发展,促进全球旅游业均衡、可持续发展,使更多民众从旅游发展中受惠。
(二)中国旅游日期间景区优惠难获舆论认可 旅游内涵宣传不足
5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旅游日,国家旅游局倡导全国各大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等企业推出优惠措施,吸引更多人参与旅游日活动和出游。国内景区景点热烈响应,全国多数知名景区景点在当日实施免票、半价或其他优惠活动。但仔细研究会发现,这些活动只是“看上去很美”--绝大多数优惠活动仅限于19日当天,并非假期,多数公众只能“望惠兴叹”。驴妈妈旅游网“中国旅游日”的专题促销活动显示,由于不是法定节假日,游客的购买热情远远不如五一、国庆等法定节日。另外,部分景区景点平时即为免票,令游客感觉诚意不足。
另外,各大景区对中国旅游日本身的宣传不足。有媒体在当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受访者不知道中国旅游日。各大景区除了在门票方面推出优惠措施以外,也鲜见就“中国旅游日”的内涵作出深入阐释或通过其他形式去展示,也就达不到传播理念、提高社会对旅游和旅游发展的正确认识的效果。
中国旅游日的诞生经历了“从民间发起到国家认可”的过程,也见证了中国逐渐成长为旅游大国,并向旅游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国旅游日的根本意义在于唤起公众对于旅游意义和旅游价值的认识,对于旅游部门来说,对中国旅游日的宣传推广应更加深入,发掘其核心价值;对于景区和公众来说,对中国旅游日的关注也不应只停留在门票优惠上。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