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积极扩散新媒体的“正能量” 近年我国涉军网络舆情呈现与态势
2016
05-05

积极扩散新媒体的“正能量” 近年我国涉军网络舆情呈现与态势

  

  摘 要

  网络涉军舆情热度持续上升,议题趋于分散多元;境内涉军舆情关联意识形态斗争,境外持续炒作“南海威胁论”;军事新媒体形成矩阵效应,涉军自媒体数量骤增带来管控难度;新媒体运营需要精准定位,加强交互性设计。这是近期涉军舆情态势。

  本文首发于国防参考

  微信号:jfjbgfck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军处在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向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关键时期。

  为准确把握近期涉军舆情态势,南京政治学院军事舆情研究分析中心对2014~2015年境内外新闻媒体、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涉军舆情数据予以综合分析,总体上认为网络涉军舆情热度持续上升,议题趋于分散多元;境内涉军舆情关联意识形态斗争,境外持续炒作“南海威胁论”;军事新媒体形成矩阵效应,涉军自媒体数量骤增带来管控难度;新媒体运营需要精准定位,加强交互性设计。

  1网络涉军舆论关注强度递增,军事舆情压力保持高位

  涉军舆情热点事件热度呈上升趋势。我中心借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构建的网络热点事件指标体系,按照时间、意见、数量、显著、集中5个维度,对2014年55起、2015年83起涉军舆情热点事件进行热度值统计分析。

  事件热度值介于0~100分,大于75分为舆情关注度非常高,55~75分为舆情关注度较高,46~55分为舆情关注度较低,小于46分的事件表明舆情关注度非常低。

  分析发现:2015年较之2014年整体涉军事件平均热度值有所上升,从54分增至58分;近两年来涉军舆情关注强度持续增高,2014年平均分以上事件占总数43.6%,2015年平均分以上事件占总数54.2%。

  涉军舆情热点更趋于类型分散。相比2014年,2015年热点事件所属类型更为分散,民众的关注点更为多元。2014年互联网涉军舆情核心关键词为“反腐”,2015年关键词为“改革”。

  

  军人退伍转业安置一直是涉军舆情的一个热点,伴随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相关信息的陆续释放,此类信息和文章迅速获得广泛关注。图为2012年8月21日,在江西军转干部双向选择洽谈会上,一名军转干部在填写个人资料。

  此外,2015年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等多种涉军热点舆情事件贯穿全年,话题中暗藏意识形态问题论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暗流涌动,极易引发关注。

  涉军议题多元化且关联意识形态斗争,“舆情搭车”现象频发。相比2014年,2015年与社会民众关系、军事对外交流合作、多样化军事行动等议题相关联的事件热度有所降低,而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国际涉我军军事事件热度则普遍上升。

  此外,伴随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相关信息的陆续释放,讨论军人退伍转业安置与职业发展等议题的相关文章迅速获得超过10万次的阅读量,成为涉军议题的新热点。

  更为突出的是,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往往引发“舆情搭车”效应。2015年,此类事件层出不穷:历史虚无主义质疑邱少云英雄事件与“军人生理学”大讨论,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出现的国共抗战贡献比较论等。

  这些个体性事件引发的舆论并不仅限于事件本身,而是在讨论中引发关注其他类似事件,致使舆情围绕特定主题持续蔓延,出现“舆情搭车”现象。

  在邱少云事迹的真实性遭到“生理学上不合理”的质疑的同时,雷锋、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同样受到质疑,引发网民对我党我军主流宣传真实性和公信力的讨论;部分媒体对张灵甫的热炒引发比较国共抗战贡献的讨论,如质疑我军抗战牺牲将领人数、我军歼灭日军人数等,同时期抗战老兵待遇问题也借此“搭车”,一些敌对势力趁机诋毁污蔑我党史、军史的真实性,进而攻击我党执政合法性,鼓吹“军队非党化”。

  境外涉我军舆情指向“南海威胁论”。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我军改革发展,以“南海威胁论”为代表的境外涉我军舆情负面声音仍有较大市场,并出现国际事件引发舆论连带我军“下水”情况。

  

  受关注较高的微信公众号点赞情况

  长久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依然奉行“零和”博弈思维,对我实施战略围堵的图谋一刻也没有改变,域外大国于我南海搅局,借南海问题抛出“南海威胁论”,在国际舆论场领唱“航行自由”之调,却大行军事霸权“横行自由”之道。

  2015年,美西方媒体持续炒作我南海岛礁建设直接引发南海紧张局势,称我空军赴西太平洋展开训练为“中国在南海的敲山震虎之举”;美军机军舰进入我国领空领海挑衅这一行动,则被有意放置在“通航自由”话题下赋予其合理性。

  2014年涉军舆情多由我军主动发布的信息、国内军民关系等事件引发,而2015年国际性外部事件牵扯我军被迫成为舆论中心的情况更为频繁出现,并且这些事件的平均热度(64)远高于全年涉军舆情热点事件平均热度(58),显示出此类事件更容易受到境内外不同媒体平台网民的普遍关注。

  如缅甸军机炸弹致使我民众伤亡、美国B52轰炸机闯入我南海华阳礁2海里上空、台湾举行纪念抗战胜利阅兵、ISIS发布五角大楼对华作战计划等事件,都在国内外舆论场上引发热烈讨论,我军对事件的态度和回应也成为舆论中心。

  2军事新媒体风起云涌,引领主流思想舆论,网络自净功能日益显现

  涉军自媒体数量骤增,舆论叠加效应显著。2015年以来,我军新媒体矩阵建设方兴未艾,同时涉军自媒体数量骤增。截至2016年1月27日,现有军事类微信公众号中约46%为近一年内开设,其中约74%为非官方账号,且发展势头迅猛、影响力较强。

  开设非官方涉军微信公众号的个体大多有从军经历,拥有较丰富的涉军信息获取渠道,切入点易引发同样拥有从军经历的人士认同,语言风格相比官方媒体更为活泼生动,比如,公众号“三剑客”的《菇凉,这个昂贵的军礼,你没资格敬!》、“一号哨位”的《昨夜,那个年轻的战士去了塘沽》、“再出发”的《军官,是你把自己弄成了一个loser》等文章引发热议。

  然而,涉军自媒体也极易成为敏感舆情的源头,引发舆论叠加效应。一些账号通过频繁推送军人转业安置、福利待遇等敏感信息,阅读量可高达10万以上。

  在阅读量超过10万的文章中,因推送敏感、不实甚至是泄密信息而被举报后删除的文章比例约占6.8%;其中涉军自媒体开设账号被删除的比例高达21%,军迷论坛网站被删除文章比例为13%。

  军事新媒体矩阵自觉担当舆论引导职责。截至2015年10月,军队单位经原总政治部审批开设的微博账号共4家,微信公众号共9家,新闻客户端1家。从2014、2015年涉军舆情态势可见,借助新媒体平台,我军在重大事件中重磅发声,有力引导了舆论方向。

  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抗战胜利阅兵纪念活动、军方多次公布打虎榜、假军人求婚、“军人生理学”讨论、372潜艇受表彰等2015年关注热度排行前十名的事件中,军队职能机构主动引领网络思想舆论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如中国军网在2015年11月26日刊发谢正平署名文章《“中国范”军改:打造民族复兴的钢铁柱石》,将此次军队改革称为“‘史上最牛’军改”,这一界定迅速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播。

  

  中国军网在2015年11月26日刊发谢正平署名文章《“中国范”军改:打造民族复兴的钢铁柱石》,将此次军队改革称为“‘史上最牛’军改”,这一界定迅速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播。

  针对网络空间充斥的大量所谓比较国共两党军队抗战功绩的“史料数据”的情况,《解放军报》法人微博对各项错误事实逐条予以批驳。

  前总政治部和中央网信办联合举办“我们和英雄在一起”网络名人走进军营活动,并在微博上发起“#我们和英雄在一起#”话题,阅读量达6000多万。

  在2015年中央网信办启动整治网上有害信息专项行动中,对涉军信息也予以清理,有效整肃了涉军网络舆论场,营造了清朗的网络舆论空间。

  与之相应,网络自净功能日益凸显,真实社情民意与舆情走势趋于一致。在2015年出现的多起网络思想论争中,网民积极参与舆论生成,其自身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同样在其中得到检验和提高。

  在抗战胜利纪念阅兵活动期间,网络社交媒体异常活跃,此前社交媒体上关于“阅兵交通管制扰民”“阅兵纯属邯郸学步”“阅兵劳民伤财”等杂音噪音被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言论压制。

  在军事微信公众号中,尽管不同设立背景的公众号关注主题不同,但是其中103篇超过10万次阅读量的文章大部分皆为正面积极主题: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赞扬和讴歌我国依照国家安全战略需要发展军力。

  3融媒体时代,“内容为王”赋予新的内涵

  2016年是军队改革持续深入的一年,今年还将迎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党95周年等重要活动,我周边安全局势变化、意识形态斗争持续深入与我军走出国门成为常态,涉军舆论工作仍将面对诸多挑战。

  顺应“互联网+”时代大势,建强网络舆论引导力量,为强军兴军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必然要求在新媒体内容建设上精准定位受众、把握舆论导向、完善交互设计。

  融媒体受众意识牵引“内容呈现”走向“精品推送”。传统媒体时代“内容为王”,强调内容的思想性、观点性,以文章本身的深度、厚度、广度和锐度获得良好传播效果。

  

  但在融媒体时代,高质量内容有极大可能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为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必然要求新媒体平台明确自身定位、找准目标受众,实现“精品推送”。

  当前关注涉军信息、主动获取涉军信息的用户已基本形成三大主要群体:一是本身拥有从军经历、或亲属为军队相关从业人员的群体,对军队改革、军人福利待遇等信息尤为关注;二是伴随21世纪初军迷论坛、军事网站发展形成的一批军迷群体,在基于爱国主义、民族情怀的基础上,对我军军备发展、军力强大、国家强盛信息投以关注;三是临时性聚集群体,即伴随军地纠纷、军队救援等军队与社会民众关系事件突发出现,而临时聚集围观、对我军形象与作风问题投以群体性高度关注,其根源在于社会群体对军民关系中的敏感点被触发、迅速点燃围观热情。

  相较于我军官方媒体账号,个体与军迷论坛网站开设的公众号定位更为明确,所推送内容服务于特定受众,而我军公众号目标受众边界更为模糊。

  据我中心分析结果,WCI(微信传播力)指数与点赞率“双高”的“铁血军事”“出鞘军事”“三剑客”“雄狮亮剑”“一号哨位”“局座召忠”等公众号所发布文章定位更为精准,要么根据自身背景解读国际格局、宣扬我军力增长与武器装备发展,要么由退伍老兵创办公众号关注军人退伍转业后职业发展困境问题,要么面向国防生、军校生探讨军营成长问题。

  目前关注涉军信息的三大主体人群关注议题偏好与网络活跃场域各有不同,对涉军信息的获取需求也有所不同。打造我军新媒体平台品牌,需要能够针对不同群体定制内容,满足不同需求,实现信息的精准生产与投放。

  融媒体优质信息评估不仅需要阅读数量跃升,更需要交互性和活跃度考察。自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27日,50个主要涉军微信公众号共推送消息约56383条,阅读量超过10万次的文章仅103篇,约占总数0.18%,其中64%的文章由非官方公众号推送。

  再看这103篇文章的主题,其中涉及最多的两大主题为军队改革与爱国主义情感表达;其次为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等国际格局解读,以及对军人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描述和赞扬。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103篇中有17篇文章被删除,其原因为主题或涉及军人职业发展中转业安置等敏感信息、或在国际格局解读中妄自揣测国家战略、以及散布不实或失泄密类信息。

  这些文章虽然获得巨大的阅读量,但造成了“阅读量越高、负能量越大”的效果。当前,网络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意识形态入侵提供了绝佳途径,“互联网+”的新媒体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桥头堡。

  正因如此,新媒体矩阵建设在追求高阅读量之外,增强舆论引导力更需要准确把握导向,积极扩散“正能量”。

  用户忠诚度是新媒体舆论引导力的重要构成指标,也是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需要考虑的是,除追求单篇文章的阅读量之外,能否通过交互设计、增强用户与账号的互动意愿,直接影响新媒体的用户忠诚度。

  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忠诚度最直接表现为微信文章点赞率高低。清华新媒体指数平台发布的《2015中国微信500强年度报告》认为,一个优秀公众号的点赞率一般在0.5%~1%。相较于平均水平,军事类微信公众号整体点赞率更高,约为4%,但内部差异巨大。

  “局座召忠”“雄狮亮剑”“出鞘军事”“铁血军事”“再出发”“国防部发布”“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等公众号发文数量有限,但是平均阅读量、平均点赞量相对较高,尤其前三个账号的开办时间均小于半年,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可预见其影响力将会持续上升。

  “环球新军事”“军报记者”“米尔军事网”“军事报道”“一号哨位”等公众号大多开办时间超过一年,订阅用户已基本稳定,发文频率和数量都能够得到保证,但相应而言用户与之互动意愿有限。

  在已形成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情况下,这些公众号只有充分发动用户参与,如另外设置人工回复类版块,在文章后精选显示部分用户评论等,以增强用户忠诚度,才可能保证自身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作者:崔远航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舆情研究分析中心

  脑洞大开:回复参考君关键词,获取更多原创文章!

  

  

  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