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低了,手续少了,效率高了,服务好了,开公司越来越便利了。”在西安,不少新近开办的企业都感同身受。记者了解到,这是西安市商事制度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伴随着改革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行政效能革命的深入推进,西安市场主体发展迅速,仅上半年就有近13万市场主体落户西安。如今的西安,正在成为中外客商投资兴业的沃土。
商事制度改革启动一年
西安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
8月23日已近下班时,西安神州数码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企业代表,匆匆赶到工商新城分局窗口,表示金融办的许可证刚刚办下来,正在赶来政务大厅的路上,希望可以尽快拿到营业执照。“没问题,我们等!”窗口工作人员的回答让他们吃了定心丸。审核书式材料、指导企业完善填写……整个政务大厅只剩下工商窗口的同志在忙碌工作着,当天帮他们办好了营业执照,企业成功落户新城辖区的“西安民间金融街”。
据悉,2014年,作为最重要的改革之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各地企业呈现井喷式增长。在西安,商事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西安路径”。32条优惠措施从15个方面细化、简化、放宽了企业登记条件、流程、管理权限等。在其中,“认缴登记制”“先照后证”“企业年度报告制度”“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成为此次改革的四大亮点。这些新政策的实施,为西安市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一年来,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 103498 户,同比增长52.37%;其中新登记企业42440户,同比增长161.03%、注册资本(金)2267.65亿元,同比增长163.91%。
行政效能革命
让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为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西安全面实行了“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实现了申请人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只填写“一张表格”,面对工商部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申请材料”,就可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五证合一”营业执照登记新模式。
开展企业简易注销工作;推行注册登记“审核合一”制度改革、推行容缺受理、邮寄送达营业执照服务……新政策一项接着一项。
今年6月20日,我市工商部门又全新推出了手机微信客户端的企业、个体登记系统。西安市的投资者和公众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客户端,进行有限责任公司和个体工商户名称申报和开业申请,同时开通的还有个体工商户的网上注册登记系统。这意味着我市工商部门的主要登记业务全部实现网上办理,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和信息多跑路,群众和企业少跑路。上半年,我市工商部门通过网络,累计为新设立企业办理执照78470户;为企业办理变更登记的有30695户。
行政效能革命,为企业及城市发展加速度。
将实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
让群众办事“零跑路”
一系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举措,让西安商事制度改革成效卓著,市场主体“井喷”增长。一个个市场主体所释放的强大动能,正推动着大西安蓬勃发展。
记者昨日从市工商局获悉,今年1-6月,西安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9499户,同比增长94.04%,其中:内资企业1851户,同比增长45.18%;私营企业41172户,同比增长60.56%;外资企业200户,同比增长29.03%;农民专业合作社722户,同比增长52.97%;个体工商户85554户,同比增长118.28%。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在册各类市场主体84.8万户,同比增长27.11%。
在未来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中,西安市工商部门还将实行“多证合一”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做到企业注册“零上门”,群众办事“零跑路”,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五星级服务”。通过开展线下意见箱、线上意见栏等多种渠道和途径,接受群众监督、倾听群众心声,方便企业群众申诉,确保改革始终行进在“为民”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