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id:0
●林盛
“山区的农民靠山吃山,种植绿竹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是我们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5月6日,尤溪县梅仙镇梅营村科技种植绿竹示范户赖应文见到笔者笑着介绍道。
他的50多亩绿竹林是尤溪县近70万亩竹林中的一部分,通过15年来的科学种植,在这条路上走出了门道,探索出了一条脱贫增效致富路,获得了好收益。今年,他的绿竹笋、绿竹材产值将突破10万元的大关。这是该县竹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竹产业是尤溪县一项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生态经济型的农业,也是一项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收入翻番的实体性产业。近年来,该县竹林资源的培育,垒出了农民的“金山银山”,带富了竹乡农民,实现了“节节高”;供给侧改革,一根竹子产业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了市场竞争力,领跑了竹产业的可持续科学发展。据了解,今年该县竹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1.5亿元。
同样绿色竹海别样经济效益
“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绿竹之乡”的尤溪人在做绿色梦,借竹生“金”,没有忘记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竹林资源的培育。这个县成立了毛竹专业合作社、绿竹专业合作社等,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掌握了毛竹丰产栽培技术的尤溪农民,去年以来利用省现代竹业生产建设项目的补助资金,全面实施了该生产建设项目,一亩两次施肥补助肥料100公斤,开设竹山道路一公里补助1万元,修建蓄水池一立方补助500元,让竹农得到了实惠。同时这个县对14个乡镇项目区的竹农和项目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3年将培训竹农万人次;该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区的乡镇将安置农村劳动力10000多人,并辐射带动周边10000多户农户创业致富。
该县毛竹经营户有了现代竹业生产建设的扶持政策,对自己经营的竹山更有信心了,发展竹产业的干劲更大了。通过一年两次施肥、开设竹山道路、修建蓄水池,竹山亩产值提高了四五百元。
尤溪农民更没有忘记着力于小径竹资源的培育,加快了小径竹绿色产业的发展。目前,这个县农民已在低海拔的城关、西城、梅仙等10个乡镇发展了绿竹林面积6.5万多亩;在较高海拔地区的汤川、台溪、洋中等乡镇发展了肿节少穗竹5.3万多亩;在洋中、汤川、台溪等乡镇发展了苦竹林面积2.7万多亩;在梅仙、西城、联合、坂面等乡镇发展了茶杆竹1.2万多亩;中仙、汤川、溪尾等乡镇农民发展了石竹,还发展了台湾桂竹0.8万多亩、黄甜竹0.35万多亩,其他竹种1.35万多亩。目前,全县小径竹已从农民的房前屋后经营发展到大面积的规模经营,现有中、小径竹20万亩。
该县不同品种小径竹笋出产期不同,笋产品自然错开时间季节上市,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竹材用途广泛,市场销路好,是造纸、工艺品加工等上好材料,成了农民创收增效的“绿色银行”、“聚宝盆”。
通过培育竹林资源,给广袤的尤溪县蜿蜒竹山披上了美丽的绿装,营造了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目前,这个县成了福建毛竹资源大县;全县竹林施肥面积达12.6万亩,新建竹林丰产基地2.05万多亩,累计建立竹林丰产基地22.8万亩;笋竹的产量大幅度提高,现在全县可产毛竹材1100多万根、产竹笋9.97万多吨。现已发展成了以毛竹为主导,绿竹为优势,小径竹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型竹产业的新格局,助推了竹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助力建设新尤溪。去年,该县竹山的经营水平和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产值达到6.56亿元,13.5万竹农人均从竹山经营收入达4859元,增加了竹农经济收入。
尤溪县还利用竹林生态资源的优势,目前引导带动了15.9万多户农户推广竹林地套种中草药材等经济作物,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80多万亩,提高了林地使用率和竹山亩产值。去年,该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了13亿元以上的大关,拓宽了农民脱贫增收致富路,获得了省级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县。
科技育竹管理垒出“金山银山”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竹产业要发展,科技要先行。现在,尤溪县做大文章,实行了地力、体力、肥力、水力、智力“五力”齐下,加强抚育管理,大力深翻竹林,科学进行施肥,强化竹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开辟竹山道路,改变竹山生产条件,兴建蓄水池,引水上山,盖草灌水,让竹山毛竹坐上了汽车,让竹林喝上了自来水,提高了竹山效益,丰产基地每亩立竹量达150―220株,竹林结构趋于合理,亩均产值达1700元以上,竹林总体质量显著提高。西城镇三山村的尤溪首个丰产高效毛竹现代科技示范园,目前毛竹林面积发展到5000多亩,人均近4亩,平均亩产达千元以上,成了全县竹林科技培育的典型。
同时,该县按照专业化、规范化、基地化的要求,在稳定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和鼓励支持竹山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让竹林资源成为资产流动了起来;积极探索有效协调机制,实行一户一基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和产销紧密结合的毛竹、绿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我经营的300多亩竹山,经济效益从原来的亩60元――70元提高到现在的亩1000多元――1500元。今年,我的竹山毛竹、铁皮石斛等产值将突破60万元的大关。”百竹竹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昭应向笔者介绍说。
2
1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