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十渡黑鹳开枝散叶
2019
04-15

十渡黑鹳开枝散叶

  相亲、产卵、孵化……眼下,又到了黑鹳繁殖的季节。在房山拒马河、大石河流域,常年生活着四五十只黑鹳。民间野保组织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发现,他们长期监测的三个巢穴里,黑鹳开始下蛋了!

  “产卵前,黑鹳会在窝边不停地修理树枝、整理羽毛。都整理好了,雌鸟才会卧下,准备下蛋。孵化期间,一只鸟留在家里,另一只出去觅食,留在家里这只站在窝边进行警戒。根据我们这两天的观察,2号、3号、4号巢穴,已经开始下蛋孵化了。”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高兴地说。黑鹳是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添丁加口是大喜事!

  黑鹳一般在二月份开始频繁接触、相亲;三月初衔枝筑巢;三月中旬,家基本修建完毕;三月中旬到四月初,开始产蛋;五月份小鸟破壳而出;六月、七月褪去白羽,换成黑色羽毛;到七月中旬,小黑鹳就可以离开巢穴,从高高的悬崖上飞下来,到河边觅食了。

  眼下,进入了黑鹳孵化季节。孵化期间,两只大鸟会轮流出来觅食。“黑鹳的食谱比较丰富,小鱼小虾、昆虫、老鼠、蛇、青蛙、林蛙等,都是它们的食物。泥鳅和黄辣丁更好抓,是黑鹳的主食。”李理介绍。出来觅食的黑鹳通常吃到六七条鱼之后,就飞回巢穴。它的嘴下面有嗉囊,把存在嗉囊里的食物反刍出来,喂食另一只鸟。有时候,两只黑鹳会同时出来觅食,但时间很短。

  当雌鸟出来觅食的时候,雄鸟会不会卧在蛋上,接着孵化小鸟?这个还是科学界的未解之谜,研究者们到现在也没找到确凿的证据。因为,在自然界,黑鹳很难区分雌雄。当它们在同一个巢穴里孵化小鸟的时候,一只负责警戒,一只外出觅食,人们也仅仅能判断出它们是一对。黑鹳的巢穴通常都在悬崖峭壁之间,也给观察造成困难。另外,也不是每只黑鹳的“婚姻大事”都进展顺利。前两天,黑豹队员就在二渡附近拍到了还有一些黑鹳在“相亲”。

  “二渡最容易看到黑鹳聚集,但最多五六只。前两天,我们拍到了十多只黑鹳在一起的场景,我们分析,这是父母带着子女们在相亲。”李理笑着说。这些黑鹳中,有的眼斑、嘴和腿是咖啡色的,说明它们是亚成体的鸟;有的是鲜红色的,那是成年鸟。它们聚在一起觅食、交流。亚成体的鸟求偶动作很频繁:它们先把脖子耸起,伸得直直的,头低低的,打开尾羽,向前勾着,像打开扇子一样,两只鸟做同样的动作,还会嘴碰嘴、互相梳理羽毛。相亲成功,两只黑鹳就会组建新的家庭,选地方筑巢、产卵孵化。

  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2000年在十渡为保护黑鹳而成立,当时,该地区的黑鹳数量只剩下三四只。19年来,他们在拒马河流域建起了四个黑鹳保护站,发现了11个黑鹳巢穴,有的寄生虫太多在闲置晾晒,有的因为自然原因岩石松动无法使用,有的被苍鹭强占,目前还在使用的有四个。黑鹳每年产蛋一次,每次三到五枚。19年里,这些巢穴已经成功孵化出25只左右的小黑鹳并茁壮长大,拒马河流域的黑鹳数量高峰时达到70只左右,因为小黑鹳需要开疆拓土等原因,目前这一区域的黑鹳数量稳定在四五十只左右。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