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迎接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舆论引导,东平县制定应急预案,健全机制,把握原则,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化解突发事件。
一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县保障工作信息公开和宣传组负责舆论应急处置的指导和督促,收集分析研判舆情,做好与来访媒体记者的对接、协调等工作。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单位明确分工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靠上做好所采访事件的解释沟通工作。
二是把握原则,有效应对。在媒体记者进行采访时,把握快速反应、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原则,涉及乡镇(街道)、单位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摸清情况,准确掌握事实信息,掌握群众诉求,及时调动相关部门力量妥善处理矛盾问题,并做好舆论方面的引导,取得公众理解。
三是把握程序,迅速反应。对市级以上新闻媒体采访,涉及的乡镇(街道)、单位专人负责接待,落实采访目的、采访对象,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县委宣传部汇报,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安排熟悉情况的同志参加,做到热情诚恳,客观反映情况。加强网上信息监控,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对散布谣言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四是完善机制,形成合力。提前预警研判,安排专人负责关注网上舆情信息,第一时间发现苗头性、倾向性信息,科学研判,快速预警,力求在源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公开透明,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达到释疑解惑、消除误解的效果,避免谣言散布。加强协调配合,对舆论应急处置突出主体、部门联动、通力协作、共同应对,形成“涉事部门主动应对、宣传部门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市政府批复《泰安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年)》
为全面加强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加快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切实改善全市矿山地质环境,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编制了《泰安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8月28日市政府正式批复实施。
《规划》立足我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提出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体系,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机制,因地制宜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统筹解决历史遗留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全面提高全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按照“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宜渔则渔”的原则,采取自然恢复、工程治理、景观再造、土地整治等治理方式,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力争2013年以来关停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50% ;“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80%;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地治理率达到 80%;基本完成“矿山复绿行动方案”目标;完成历史遗留重点非煤矿山采空区和废弃矿井预防、治理、监测工程。到2025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责任全面落实,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及时治理,“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基本完成,全市历史遗留问题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规划》根据泰安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最新成果,充分考虑重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发育现状和影响范围,全市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区、重点治理区、一般治理区三类,其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区19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17个,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7个。根据全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区点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部署和安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重点工程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程、监测工程、治理工程及技术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工程四大部分。
为全面推进规划实施,提出了健全责任体系、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投资机制、严格规划管理、加强公众参与等五项保障措施。
市质监局实施标准化战略 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市质监局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领域标准化工作,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指导山东能源重装集团“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建立完善采矿机械再制造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主导制定国标《再制造机械产品表面修复技术规范》(GB/T 35977—2018),并参与研制再制造国家标准5项、行业和地方标准8项,制修订企业标准33项,目前项目已通过国标委专家组验收。争取“山东省机械产品再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山东省土工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我市,争取泰山石膏筹建“山东省新型轻质墙体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泰安路德绿色节能环保新材料领域《土工合成材料 四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技术要求》等2项地方标准已发布实施。全市工业企业办理“采标”证书总数达到140个。
新泰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
8月30日,新泰市召开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推进会,通报省环保督察组下沉新泰督察的相关情况,市委书记刘钦海,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书刚分别就做好整改工作提出要求。
刘钦海要求,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倒逼工作办法和措施,确保全部问题整改落实到位。要敢于、善于发现问题,造就“千里眼”和“顺风耳”,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要善于研究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分析研判、抽丝剥茧,找到根源和解决措施。要善于处理和解决问题,以结果为导向,坚定态度,强化执行力,发挥好机关干部、管区书记、村干部、党员的带头作用,敢担当善作为,运用智慧解决难题。二要统筹摆布工作。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千头万绪,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如何统筹摆布好各项工作是关键。谋划上要有统筹,根据工作的重点、特点、难点,提前做好预案,什么时间干到什么程度、谁去干、怎么干。工作上要有统筹,分清轻重缓急,把握快慢节奏,正确处理好长期性与阶段性,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统筹摆布好各项重点工作。用力上要有统筹,合理安排调度人财物,时刻把工作重点放在心上、握在手中,集中精力抓好落实。三要有责任心。要明责、尽责、担责。市级领导要全面落实分工责任和包保责任;部门负责人要做好业务,搞好配合,完成市委、市府交办的各项任务;乡镇负责人要抓好问题整改和统筹协调,切实提升各级干部的执行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赵书刚强调,要针对当前整改不快不彻底、部分突出问题反弹等问题,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要加快整改销号,坚持快速度、高质量、强协调,强化问题整改;加强自查自纠,举一反三,坚决不放过一个隐患;要建立长效机制,制定规律性治本之策,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特别是涉及到黑恶分子的,要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结合起来,依法强制治理,确保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高标准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