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一路精彩,一路创新,一路经验
2018
09-03

一路精彩,一路创新,一路经验


一路精彩,一路创新,一路经验  
二十一名北京、安徽团全国人大代表视察山东检察工作  
郭树合  
 

  

  

一路精彩,一路创新,一路经验

  

  全国人大代表视察牟家社区

  参加视察山东检察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

  王全 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党委委员,渤海镇北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刘加军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磨机事业部金属结构厂铆工班班长、A级专家

  齐玫 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

  李勇 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企业管理部主任、纠察大队大队长、特勤保安大队大队长

  李俊丰 北京首发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第三养护管理中心工段长

  赵郁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兼)

  侯湛莹 北京工美集团北京握拉菲首饰有限公司设计部主任

  罗瀛 北京市延庆区政府副区长

  班宇侠 北京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副主任医师

  厉莉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审判员

  秦飞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教师

  何福胜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教授

  王祖伟 中国工美艺术大师(第五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歙砚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闪亚彬 安徽中烟有限工业责任公司阜阳卷烟厂机电维修工

  吕卉 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频率广播剧创作室副主任

  吴梅芳 安徽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张来辉 安徽海螺集团荻港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张荣珍 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急诊内科主任、老年病科主任

  陈静 安徽省亳州市体育局全民健身(华佗五禽戏推广)中心副主任,亳州市健身气功五禽戏协会主席

  姚顺武 安徽省歙县深渡镇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

  梁金辉 古井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次来山东调研感受很深,收益很大。感觉山东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方面的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可以说是一路精彩,一路创新,一路经验。”8月23日,全国人大代表梁金辉在视察山东公益诉讼工作时感慨地说。

  应最高检邀请,8月21日至24日,21名北京团、安徽团全国人大代表就山东检察机关开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公益诉讼工作开展视察活动。

  “信息共享”效果好

  21日上午,代表们视察了山东检察大数据平台建设成果和智慧检务平台应用体系演示,参观了山东省检察院的检察服务大厅、案管大厅和新媒体工作室。

  “律师到检察院办案全部使用电子阅卷,并且还可以上网进行异地电子阅卷,真是太便捷、太高效了!”全国人大代表吴梅芳参观律师阅卷室时高兴地表示。

  23日上午,青岛市崂山区检察院演示了“随手拍”App平台。该平台以“随手拍”App为载体,搭建公益诉讼线索社会化采集和智能化取证平台,引导群众“随手拍”,一分钟内就能以“有图有真相”的方式完成对身边公益诉讼线索举报,初步解决了公益诉讼线索不足和现场取证难的问题。该平台在程序设计上力求“三个自动”,一是违法地点自动定位,二是线索属性自动分流,三是大数据自动舆情分析。“崂山区检察院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了案源问题,我特别震惊。怎么去发现问题、谁来提供线索,崂山区检察院用这样一个App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老百姓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了问题,随手一拍,检察院这边就能接收到信息,然后分析是否可以启动公益诉讼程序,我觉得很好,可以向全国检察机关推广。”看完演示后,全国人大代表秦飞兴奋地说。

  崂山区检察院检察长毛永强介绍,该院强化横向职能联动和内部职能联动,创新“现场听证”“座谈听证”为主要形式以及听证结果双重备案为保障的公益诉讼案件诉前听证机制,充分发挥驻区高校的资源优势,建立了海洋资源、环境污染、生态恢复、城建规划、添加剂适用等公益诉讼的专家辅导机制,已开展案件辅导17件。

  “我感觉联动机制使我们老百姓非常受益。比如说,有的问题老百姓不知道往哪个部门去反映,检察机关可以去引导,去分解老百姓的困难。”全国人大代表陈静对信息共享在联动机制中实现目标愿望充满期待。

  “绿色补丁”打得好

  22日上午,代表们风尘仆仆地来到淄博市博山区检察院原山林场生态环境检察室。来自淄博市原山林场的全国人大代表孙建博向代表们介绍了生态环境检察室督促违法行为人张某补栽2000余株柏树、花椒树修复被毁山林,恢复林场植被,还青山本来面目的生态修复司法保护模式。

  “我没想到,你们山东检察工作能和一个林场联系到一起。通过所听所看,让我了解到检察机关通过设立生态环境检察室,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在一线服务民生、保障民生,守护绿水青山,这种创新值得称道。”全国人大代表齐玫对博山区检察院在原山林场设立生态环境检察室的做法颇感兴趣。

  23日一早,人大代表们来到青岛市崂山区第一视察点西九水社区进行视察,该采石点还在治理当中。视察中,人大代表听取了崂山区检察院讲解员对该采石点治理情况的现场讲解,有的代表还对该采石点的治理情况进行了咨询。

  “采石坑问题,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崂山的治理属于比较好的。原来有500多处,经过治理现在只剩下129处了。”讲解员介绍。

  随后,代表们来到了第二个视察点崂山区牟家社区,该采石坑已经完全治理好了。代表们非常惊讶:真看不出这里以前是采石坑,和以前的照片对比,效果真的很好。

  何福胜代表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很高兴今天看到了现场,我想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形容一下这个事情。我感觉这属于给采石坑打上了一个‘绿色的补丁’,崂山区检察院工作非常到位,积极作为,工作方面有专业性、规范性,有标准化又有信息化、大数据,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希望咱们检察院在这方面继续发挥作用,使我们崂山风景区满眼看去一片绿色。”

  “我不是从事检察工作的,但是通过这几天的考察、调研发现,崂山检察院在矿山治理和保护中发挥作用很好,同时也扭转了我对检察工作的看法。以前对检察工作感觉就是走法律程序,就是扫黑除恶这些工作。通过今天了解到,不但这些工作做得很好,还有生态文明保护、山体修复等等许多工作做得都很好。”陈静代表说。

  “相关机制”完善好

  “我们都是学法律的,对我们要监督的这些东西的专业性可能相对来说是薄弱的。崂山区院建立了公益诉讼案件的专家辅导机制,我觉得这个机制特别好,类似于我们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辅助制度,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创新制度,这个制度为之后公益诉讼做大做强很有好处,而不仅仅是签个协议、聘请几个兼职的人员。有事就问问他,没事就走几趟沟通沟通。因此,把这个制度落于实处,对于我们检察机关以后把公益诉讼工作做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8月24日的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身为法官的厉莉代表建议在公益诉讼工作中建立专家辅导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赵郁认为,公益是主要的,诉讼只不过是一种效果。通过代表们的亲身体验,我们回去以后会通过相关的途径、渠道去反映,提出一些诉求,尤其是在公益诉讼过程中,的确需要有一些法律或制度去支撑,加大立法力度。

  王全代表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农民和领导引起高度重视,发现之后可以积极举报。好的做法、经验,要认真总结,向全国推广。张荣珍代表认为,现在公益诉讼的面比较窄,只涉及到四个大的层面,以后是否能够扩大范围,比如向广告、自媒体等甚至是意识形态领域公益诉讼拓展。还有在公益诉讼取证难方面,界定资金界限,都需要在法律上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推动立法完善公益诉讼机制。

  罗瀛代表说,在视察中看到的多是行政公益诉讼,民事较少。但是对社会震慑力更大的,还是民事公益诉讼,我觉得在民事公益诉讼方面需要有更多案例。李勇代表认为,检察建议的强制性问题,需要立法予以赋予。姚顺武代表建议发挥基层支部的作用,因为公益诉讼的事情牵扯到老百姓,最终都要在社区解决,要充分发挥好社区支部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他代表也都一一发言,发表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