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我国古代的舆情分析师(二)
2016
05-23

我国古代的舆情分析师(二)

  在前文中,小编向您介绍了我国古代的舆情分析师——采诗官。实际上不仅是采诗官,邸官、史官、谏官等官职也承担着今日舆情分析师的部分工作职能。且听我一一道来:

  邸官

  据说古代的邸报即是今日舆情监测报告的鼻祖,那么邸官自然是古代的舆情分析师了。由各级地方官员收集信息,进而逐级上报中央的方式,始终是古代系统而正规的舆情收集方式。“邸”就主要担任了这个职责,通过收集、选编朝廷诏令和各地章奏文书,收集京师和全国各地的信息,将这些文件和信息汇编成册,传回地方官府。其工作很像今日舆情分析师收集汇总各方信息后,上报相关部门领导。

  史官

  

  史官是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

  在夏代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已设置了史官。《吕氏春秋·先识篇》记载:夏桀荒淫无道,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无效,即弃而奔商。

  舆情分析师需要真实准确在舆情报告中记录媒体报道和数据的来源,真实的还原社会真实意见,保证客观性和准确性,以便通过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帮助政府和有关部门了解相应情况和制定解决方案。史官则要诚实的记录帝王的言行和政治得失,即所谓“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对后人“申以劝诫”。还原和记录真实,舆情分析师同样也具有做史官的素质。

  谏官

  

  谏官的工作是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谏官的设立始于周代,盛行于秦汉至唐宋时期。《尚书·孔氏传》说:“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这种纳言之官,是谏官的初始。纳言可直接向皇帝反映下情。

  周文王时,周王室内设有“保氏”一职。“保氏”,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谏官。

  敢言、敢说是谏官的最大特征,他们直谏时引经据典、直陈利弊,很像今日舆情分析师撰写危机处置报告时,分析网民对于政府机构事件处置的不满和批评时的真实和尖锐。(部分资料来源:人民网)

  以上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古代舆情分析师的各种官职,如果您还有补充,欢迎关注学院公众号给小编留言,留言一经采纳,有小礼品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