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方敬老人,是一位热爱桑梓的现代乡贤,淡泊名利、重塑乡风的可敬师长。他退休后,从大上海孤身来到苏北农村,把捐资助学当成下半生追求的事业。他设立景清奖学金,24年间倾尽200余万积蓄帮助家乡260余位寒门学子走进高校。他教书育人,让尊师重教在家乡蔚然成风。2016年11月,方敬荣登“中国好人榜”。(中国文明网)
不忘初心,捐资助学,是谓“乡贤”之风。方老在上中学时家中贫寒,以自来水当午餐充饥,班主任胡景清知道后以“陪吃”之由解了他三年的午餐之困。世人皆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方老更是如此。他将恩师对他的关爱牢记在心,在教师工作岗位上的60多年,始终坚持将关爱学生作为第一准则。退休后回农村后,方老还在当地中学设立了“景清奖学金”,缅怀恩师之时尽自己全力资助学生。这些年来,为了帮助家乡贫困生圆读书梦,方老前前后后花了自己200余万积蓄。不忘初心,莫过于此。
春风化雨,一生勤俭,是谓“乡贤”之骨。除了捐资助学,方老还在家乡免费开设书法班,除了教授后辈学习书法,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方老初回家乡时农村环境较差,村民也不注重卫生,但随着方老对打扫环境的坚持,村民都开始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方老的人格魅力之强,可见一斑。对家乡教育事业的资助,方老从不犹豫,但是他自己的日常生活却节俭非常。别人用水果来招待他,他毫不客气拒绝;学生送他一台冰箱,他想尽办法将钱送回。方老从来都不是有钱人,他只是将自己的全部财力、精力都投入到了对教育的坚守中。任庄村以前鲜有大学生,方老来之后的二十多年间,竟然出了140余位大学生。以一人之力撑起了当地的教育事业,这不可不谓是一个奇迹。
乡贤在古代一般指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方老一生在教育事业上孜孜以求,他不仅教书,更重育人。本可在城市安度晚年,方老却宁愿回农村粗茶淡饭,以助学为乐。所谓淡泊明志,如是矣。以自己的一身风骨折服、感化乡邻,方老真正担得起新时代“乡贤”的美名。(顾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