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看看留日学长评价日韩社会观念和就职观念差异
2016
11-23

看看留日学长评价日韩社会观念和就职观念差异

看看留日学长评价日韩社会观念和就职观念差异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观念,因此在外留学难免有一些价值相悖的地方。今天天道小编带大家去了解一下一个在日本留学的韩国学长怎么看待日韩差异的。

  企业的招聘时期

  日本:一般根据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下文中,简称经团联)决定的时间来进行招聘。当然,不属于经团联的企业有各自的招聘时期,但是大多数企业还是遵从经团联的方针。就这一点来看,有统一感易于理解。

  韩国:各个企业各有不同,大企业一般每年进行2次招聘。上半年是3、4月份,下半年一般是9、10月份。

  应届生市场的有无就职生的就职活动期间

  在韩国,应届生比起往届生并不占太大优势。而是根据那个人现在的能力和地位来判断是否采用。因此,找工作的时期根据个人也各有不同。

  有些人在毕业前就拿到了内定,有些人则在毕业后拿到内定。此外,(对于工作岗位)有些人制定了长时间的专业技能提升计划,并且孜孜不倦学习;也有一些人在短期内想要有所突破。

  为了提升技能要做什么准备?

  在韩国,大学毕业后,努力提升自我技能,然后找工作的人也很多。

  比如,为了适应企业的要求而做一些练习题,取得与想从事的工作相关的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1级,贸易管理师、经营指导师等等,和实际业务相关的资格证书),外语不限于英语(TOEIC, TOEIC Speaking, OPIC 等),也去掌握中文或其他语言能力。

  重视资格证书的社会环境

  日本企业似乎并不对应届生做过多资格证要求,但韩国企业很重视这一点。

  在日本企业,比起学生现在有的资格证,更重视学生的潜能,并对其进行培养。另一方面,韩国企业有这种倾向:比起潜能更重视学生现有的能力和技术。

  各个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公开表明将优待持有资格证书者的也不在少数。

  根据岗位分别采用

  日本:采用的时候用综合职位的名义,进入公司之后再决定所属部门岗位。

  韩国:一般分部门进行招聘。因此,就职生有必要选择跟自己特性相适应的部分。

  (一经招聘合格)工作岗位是固定的吗?(日本一般从综合岗位转职)

  当然,韩国也会根据公司条件,允许转职,但是大多数情况,在主要招聘条件上不会详述这些内容。另一方面,日本在招聘时,大多按照招聘程序不同分为全国型和地方型,相对来说会强调是否能转职。虽说这些表现不同,但是不管哪一方都会有转职机会的。

  采用方式(按潜力采用 OR 按岗位分别采用)

  采用方法,大致可以分为新社员采用和中途采用2种模式。新社员采用的对象是无工作经验的学生。另一方面,中途采用则以有经验的人才、有专业学识的博士等为对象。

  留学经验

  受全球化时代影响,如果有留学经验、英语口语流利的话对就职活动绝对是有利的。但是,在对语言能力的重视程度上两国差异很大。根据我个人经验来开,如果在日本的公司宣讲会上,询问对方“往年内定者的平均 TOEIC 分数是多少呢?”,一般会回答600 ~ 700左右。给人一种进了公司再培养英语能力也不迟的感觉。

  另一方面,在韩国,凭借600 ~ 700的分数去大企业应聘的话,基本上可以断言说会落选了。

  在韩国,有种重视英语的社会氛围。我从中学开始,就经常听到“如果不会说英语的话,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生存了”之类的话。从这点来看,(大家)有种不会英语就惨了的危机意识。我来日本之后,有件事让我感到很惊讶,在日本(认为自己)不会英语也没关系的人很多。这种对英语的看法,也进而影响到了企业的招聘活动。

  实习和采用是否有直接联系?

  在韩国,实习活动(的评价)和(是否)采用是直接相关的。实习活动是用来考验对方能力与潜能的最佳时机。韩国与日本不同,并没有像经团联方针的制约,所以韩国企业在以实习活动作为招聘手段这件事上很积极。

  欢迎关注天道教育微信公众号:tiandaojiao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