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做一件好事多久? 比如种树,绿化家乡这种好事儿
估计大部分人也就是每年植树节的时候会去仪式性地种几棵罢了。
但在中国有两位老人,坚持了整整14年。
Well,你可能觉得依然还是很平常的好人好事罢了,那么如果我告诉你他们俩都身负残疾,一位没有手臂,另一位双目失明呢?
他们就这样,你做我的眼,我做你的手,坚持种树,坚持了14年。
感人
中国农村两位老人种树故事登上CNN
图:贾海霞
2000年的时候,河北的一位农民贾海霞因为外出打工弄残了眼睛,导致双目失明,在壮年失去劳动能力的他让全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
海霞的发小贾文其3岁就因触电失去了双臂,他经常去劝慰海霞,带领他从失落和沮丧中走出来。
图:贾文其
2001年的一天,贾文其找到贾海霞说,“俺看上咱村冶河那两片夹滩了,想把那儿都栽成树,大的说咱是响应国家植树造林号召,小的说咱俩将来多少也能有点收入,好养活自己。你有手,俺有眼,咱俩合伙干吧!”
俩人一拍即合。他们的想法儿也得到村干部的支持,经村民同意,把那两片面积大约有50多亩的冶河夹滩无偿包给了他们,并立了正式合同。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们开始了绿化荒滩的植树人生。
从2002年开始,每当清晨的炊烟升起,村里人都能看到一对老哥俩形影不离的身影。
就在最近,CNN旗下GBS工作室以此为题材制作的一则短片,在Facebook、Youtube等平台累计播放超过百万次,感动了无数人。在国外,数百万人知道了在遥远的中国,有这样两位十几年如一日种树的残疾老人,并为之动容。
感人
身负残疾,坚持植树
两位老人是从小的好朋友,但是都承受着不公的命运,身负残疾。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失去双臂。
失去双臂的贾文其背着失明的贾海霞
即便对于健康健全的正常人,光腿过河上山种树的种事情也是极其耗费体力的,而对于两位重度残疾的老人来说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做到了亲密无间的配合。
这两位老人来自石家庄井陉县冶里村,贾海霞的左眼是先天性白内障,从小失明,右眼又在打工时落下残疾。贾文其则是小时候触电,丢失了双臂。
对于两位老人来说,世界从一开始对他们就是hard模式。
但是他们依然没有对自己自暴自弃。从小的情谊一直延续到今日。
过河时,贾海霞帮贾文其卷起裤腿,贾文其就背上贾海霞趟过去。
为了省下买树苗的钱,贾文其就把贾海霞扛在肩头上,把大树上的小树枝砍下来,作为树苗。
贾文其没有手,就用脚趾头把住水桶,给树苗浇水;贾海霞看不清,就用手摸索扶着小树苗,不让树苗倒下。
从2002年开始至今,十几年如一日,两位老人已经栽下十多万棵树。在十几年时间,合作把村里的50多亩荒滩打造成了绿林。
14年后,上万棵树在荒滩上长了起来。有人给他们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把树全部卖掉,能赚上50万。
老哥俩至今拿着低保,还有残联的补贴,年收入只有二千多块钱。但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老哥俩一棵树都没有卖过。
“我们现在舍不得砍了,树苗就跟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们摸着它的头长大。”
“为了环境为了后代,虽然我们生活上、经济上困难了些,但是精神上很欣慰。”
两位老人说,我们不会砍一棵树,要把它们留给子孙后代。
最近,石家庄这两个几十年的好朋友结伴种树的故事登上了CNN的特别报道,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短片:
传播
被CNN报道后,感动数万海外网友
目前,这则短片已经在Facebook、Youtube等平台上传后,迅速被数万网友转发。也引发了国外网友的热评,很多人惊叹于他们的毅力和精神。
Timothy Decubellis:美国需要多一点像你们这样的人!
Aarthy Bright:事实上我才是残疾人......我有健全的身体,但是甚至不能管理好自己屋后的花园,我至少应该种棵树......
Aarthy Bright:向二老敬礼!即使身有残疾,你们仍然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英雄。我祝福二老健康长寿!!!
Ok Channel:他们每种下一颗树,那些有着明亮的眼睛和健全的身体的人们同时烧掉了另外一棵。
Joan Anello:这样好的朋友去哪里找?他们的相遇一定是被安排好的。
Exzeqcutor:这两个人才不是残疾,残疾的是那些破坏了大自然和环境的人。
OK Channel:(没眼没手的)他们种了树,而那些有眼有手正在毁坏树木。
dnahubs:真的很感人,当我们想说“我做不到”或者“这太困难”的时候,就想想他们吧。
不得不说,一向对中国略有偏见的CNN拍的这段视频展现出了中国人最美好的一面。而可惜的是,在CNN这条视频出来之前,国内媒体却鲜有对他们的报道。
这段短短不到三分钟的视频快速传播的背后是网友们对自己的重新审视。
当我们也身负残疾的时候,我们还会不会像他们俩一样,想着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还是说干脆对世界和人生失去追求,自暴自弃?
反思
不要再说“我做不到”“这太困难了”
两个残疾的老人,在河北的农村里,用十几年的时间,将荒山野岭改造成绿林。这个故事的情节极其简单,但却仿佛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批判。
我们有时候太容易放弃了。
与这两位老人相反的,是无数身体健康四肢健全的人平日游手好闲,混迹于社会之中。无数年富力强的青年人在沉迷于酒精、游戏等等事物中消磨着大好青春而不自知,有时候连一点点的困难和挫败都不能承受。
身边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才面试了几个公司不顺利,就给了自己一个“不会有人要我”的心理暗示,从而放弃继续努力;
才考了一次托福,没有过80分,就认为自己不可能申请上Top 50的国外大学,继而完全不再继续学习准备考试;
才上了几节课发现自己听不太懂,就彻底放弃,不找教授辅导,不找助教补习,而去花大钱找代考代写作业,最终东窗事发被学校开除;
当这些早早就把自己放弃了的人见到故事里的这两位老人的时候,会不会感到汗颜呢?
如果命运对你不公,
请微笑,并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文/袁雯昕
最近热门文章
点击以下你感兴趣的标签
立即阅读相关好文章
丨丨丨
丨丨
丨
丨
丨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