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商务网 地区风采】日前,浦口区知识产权服务大厦正式开工。这是浦口区专门建设的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预计2018年建成,届时区法院、检察院、档案局及知识产权相关业务部门都将入驻大厦,提供知识产权司法鉴定、评估、管理、咨询、交易等业务服务。
浦口开发区经济规划图
膜材料专利导航实验区A“浦口创造”日益彰显5年内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翻两番在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记者见到了该公司生产的“极坐标数控高效铣、滚齿复合机床”。这种机床改变了传统的大型齿轮加工工艺,将高效成形铣齿与精密展成滚齿相结合,使齿轮加工的效率提高了3—5倍、厂房占地面积减少了30%,同时节约了50%的设备投入经费。
这是南京工业大学机电专业黄筱调、洪荣晶、方成刚、于春建等人的发明,2009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12年获得第十四届中国专利金奖。正是凭借着它,黄筱调等人创办了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也正是因此,公司十分重视研发,至今已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8件。2012年至2015年,公司累计收入约1.66亿元,其中专利产品产值约1.55亿元,占比达93.6%,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期间,我区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专利申请量,2011年是1220件,2015年是5323件;发明专利申请量,2011年是500件,2015年是2628件;专利授权量,2011年是710件,2015年是2758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011年是150件,2015年是690件,全都翻了两番,甚至更多。”浦口区科技局知识产权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到“十二五”末,浦口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位于全市前列,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浦口创造”日益彰显。
浦口已经涌现出一批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较强的企业。如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区内膜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运用最新专利技术“一种膜过滤精制盐水的方法”进行产业化,成功地解决了氯碱行业一次性得到合格的高品质精制盐水问题,在7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签订了共130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的合同,获得了第四届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据介绍,目前,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有有效授权专利79件;南京三乐微波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有40件;南京九思高科技有限公司有30多件……其中更有一批创新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
如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维卡格雷,它是对全球第二大畅销药氯吡格雷的一种改进。为全面保护维卡格雷在市场上的独占权,该公司早在成立初期就开始进行专利布局,首先申请了核心化合物专利,接着陆续申请了11项外围专利,构成严密的专利网络;同时,提交了美国、欧洲、日本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发明专利申请,形成完整的专利保护链,拥有了独有的核心专利技术。
2015年4月,该专利项目以1.5亿元的价格被中国500强企业亚泰集团收购,该公司成为亚泰集团控股子公司。B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的专利申请量只有20多件,但2015年则增长至200多件。这是因为该校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2015年,浦口区科技局通过鼓励、开展培训、讲座等途径,引导该校教师将自己的创造发明都申请了专利。2015年,浦口区明确提出要把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创新放在战略位置,将知识产权纳入到全区一号文考核体系。为此,该区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水平,引导高校、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其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浦口区共有久吾高科、工大数控、浦镇海泰、同凯兆业等9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我们以创建工作为抓手,规范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在采购、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环节避免相关风险。”浦口区科技局知识产权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如在采购环节嵌入知识产权条款,避免买到有专利争议的原材料。为拓宽服务渠道,该区打造了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这是一个为区内企业、高校提供知识产权、产学研对接、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竞争情报、人才培训等服务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包括专利数据库、专利预警、专利检索、专利交易等,可以帮助它们有效抵抗专利风险、避免研发方向错误。
目前,该平台已建成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电力装备、膜材料四大产业的专利数据库,并向区内高校和企业免费开放。该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了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在坚持做好专利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继续开展“正版正货”示范街区创建工作的同时,该区科技局加强与各相关单位之间的联系,加大联合执法检查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力度,广泛开展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切实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该区还实施了专利导航工程。“我们以我区膜材料产业为主导,组建了膜材料知识产权产业联盟。”
该负责人介绍,联盟的主要工作包括开展专利预警分析、把握产业发展态势、确立产业专利布局、引导专利创造和集聚、推进知识产权集群化管理,以及把专利信息资源和制度运用融入产业技术集群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过程,“通过联盟,区内企业对行业技术有了精准的把握,而且可以在区域范围内进行专利布局,避免相互之间的专利方向冲突。”C积极创建省级示范区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和高价值专利2015年,浦口区被明确为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区域示范区创建单位。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规范了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过程,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使企业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从中也得到回报,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企业自我创新、自我开发,促成区域产业集体转型升级。”浦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积极创建省级示范区。
目前,浦口区科技局正在研究关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和高价值专利的培育政策。该区计划以高新技术企业、重大科技经济项目承担企业、上市企业、外向型企业为重点,以浦口“4+4+4”产业为导向,拟定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培育计划,开展企业转型试点。围绕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电力装备、膜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深度合作,创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优化区域知识产权法制环境是发展知识产权工作的保障。
该区计划依托省、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构,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行政综合执法,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集中开展区域知识产权执法活动;同时,建立健全维权援助工作机制,制定维权援助政策,设立维权援助专项资金,加大执法办案和维权服务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
日前,浦口经济开发区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区的意见》,提出提升园区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等重点任务。据透露,园区正在引进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并计划建设面向园区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我们将努力保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万人年专利申请量达到6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到50%以上。到2017年,打造7—9家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推动产业转型,形成浦口区知识产权工作的新品牌、新亮点。”
浦口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将大幅提升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为建设江北新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原标题: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推动浦口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