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教育部:25.9万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问题 年底完成整改
2018
08-27

教育部:25.9万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问题 年底完成整改

原标题:教育部:25.9万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问题 年底完成整改

中国网8月24日讯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全国已摸排培训机构38.2万家,其中发现问题25.9万家,已整改4.5万家,确保2018年底前完成所有培训机构整改工作。

目前,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中,北京2700多家校外培训机构已完成整改,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标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上海市建立了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平台,取缔了500余所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或无资质办学的机构,叫停了15个中小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广州市已完成2195家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排查摸底,清查停业整顿83家、限期整改403家。

根据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各地都将进一步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方式和工作机制,主要包括,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公布无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建立黑名单,公布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有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以便及时掌握其信息变化等。

《意见》指出,各地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普遍建立弹性离校制度。同时,《意见》强调,坚决防止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各地可根据课后服务性质,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

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当适当考虑学校和单位开展课后服务因素;学校和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中小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严禁各地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意见》要求中小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发布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开好每门课程。对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要坚决查处并追究有关校长和教师的责任;对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要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有关教师的教师资格。

根据《意见》,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班次、招生对象、进度、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意见》强调,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县域中小学同期进度。校外培训机构营业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业,严禁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及进行排名。此外,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