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特写:加大援青力度 促进教育发展
2018
07-30

特写:加大援青力度 促进教育发展

对口援青工作启动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承担对口支援青海任务的中央单位和各省市,把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物质帮扶与智力帮扶并重,为我省城乡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果洛州教育局局长昂保:这几年,已经实施了异地办学工程,使果洛基础教育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的改善,异地办学的规模不断的扩展,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总体提升,师资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海南州兴海县教育局局长王佐忠:长期以来,兴海县教育得到江苏省徐州市及央企大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在教育项目建设,以及教师培训,教研教改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支持,使我们兴海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十三五”以来,对口援青省市共投入援助资金4.07亿元,中央企业共援助六州对口县教育项目12个、援助资金1330万元,实施了一大批实用性、实效性强的教育项目,为补短板发挥了重要作用。

青海民族大学校长索端智:2014年以来,通过三所高校鼎力的帮扶,我们学校获批博士单位和博士点的突破,我们民族学学科获批了国家教育部博士培养点,设立了院士工作站,贴近我们青海的优势产业,结合我们的学科特色工作,目前进展良好。

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我们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大学,或者是对口援助的大学,都有一项重要的责任,就是怎么能够把青海省的教育搞上去,把青海省的经济社会搞上去,这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使命。

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对口援青省市推动省内知名大学“团队式”帮扶我省高校的模式,成为典型范例,特别是清华大学等高校与青海大学建立“团队式”帮扶机制,使青海大学脱胎换骨,实现了“三级跳”和跨越式大发展,一举成为“西部地区成长性最好的高校”。

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通过双向的交流,真正的实现了从教育理念上,教育质量上,各个方面很大的提升。我们也是想把清华大学这种对口支援的模式,这种经验在全国起个示范作用,能让更多的学校采取这种模式。

2018年教育援青工作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加强援青省市、单位和青海的教育交流,形成发展共识,有效推进各项规划、计划、工程的实施,积极探索推进深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援青模式,促进青海教育事业发展。

援青干部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玉树州治多县副县长胡炜:努力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努力地落实教育部和各对口支援地区、对口支援单位的工作要求、工作任务,与我们青海人民一起,共同为我们青海与全国同步迈进小康社会,在第二个百年的新目标的征程上起好步,谱写青海教育发展的奋进之笔。

青海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赵燕武:我们要借着这次教育援青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力推动,深入地谋划对口帮扶工作的下一步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找准教学、科研、学科、管理各个层次的短板,加大补齐短板的力度,做大做强帮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