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晚,一条“上海女研究生反驳男学霸被尾随暴打”的视频在网上传开,记者了解到,此事发生在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的两名研究生之间。据被打学生小莫称,同班的孙同学因课堂上的观点被她反驳而大打出手。6日上午9时许,上海体育学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学校正在积极处理此事,并对打人的男生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教育,并会根据校纪校规予以处理。
(1月7日《新闻晨报》)
大学生之间发生矛盾,甚至打架等,这并不奇怪。事后双方要么和解,要么被学校处分,要么情节严重的,警方介入处理,这明显也并不复杂。
但引发人们关注的,显然是:其一,打人者已经是研究生,而且还是学霸。其二,打人原因竟然仅仅只是因为课堂上对相关问题的观点不同。
透过这两点,我们不难看到,打人的学霸,其自身是存在相关思想意识问题的,心胸狭隘,甚至法律意识淡漠。
问题在于,一个成年人,还是研究生,仅仅因为与同学观点不同,就对同学大打出手,除了个人思想观念、心胸和法律意识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原因?比如教育本身的原因:骄纵、放任,甚至是人格与价值观教育失败,心理教育缺失?
答案明显是肯定的。学霸因为学习好,其他各个方面的缺点,极容易被家长以及学校忽略。这已经是当下普遍存在的一个教育偏离方向问题。例如在打人研究生所在的学校,这名学霸打人之后,校方的态度就一直非常暧昧:“一个人打一个不算校园暴力”“报警也没用”“不要把事情搞大”等处置事件态度和方式,无不包含着对学霸的放任与纵容。如果不是事情公开、不是公众哗然和舆论倒逼,学校恐怕连对打人的处分,以及要求道歉等处理都没有!
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是害,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同样的道理,学校等管理者对学霸等,过分偏心、放任与纵容,明显也是一种害!
因此,上学男学霸暴打女同学,其是个同学关系问题、是个校园问题、是个法律问题,但同时更是一个教育问题,甚至是教育失败的一个折射。
处理事件,赔礼道歉等明显并不是结局。认真反思事件发生的原因,加强教育与管理的改进,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