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学前教育“不抢跑”小学一样学得好
2016
06-03

学前教育“不抢跑”小学一样学得好

学前教育“不抢跑”小学一样学得好 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在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错误观点的同时,给家长就幼小衔接支招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6年06月01日        版次:SA08    作者:欧伟 陈文才

    深圳一家幼儿园邀请家长和孩子在一起上亲子互动课。

    南都记者陈文才摄

    深圳幼儿园秋季招生正当时,一些家长开始为孩子择园,希望让孩子多学,提前起跑,也有家长为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犯难。究竟怎样的学前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从5月2 8日开始,深圳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针对幼儿园小学化等错误观念,联合幼儿园、家长、社会机构多方开展“家园共育公益指导计划”,从观念和实践上交流科学的育儿经,给家长支招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园叫停小学化

    家长担忧孩子掉队

    “现在幼儿园的教育理念都偏向于素质教育,但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是不是真的可以让他们在幼儿园不学知识?作为家长我真的非常纠结,怕孩子上小学落后。”一家长在深圳一亲子论坛上发表自己的担忧。5月4日至6月30日是深圳幼儿园的招生报名时段,幼儿入园、早教等成为家长热议的话题。在讨论中,类似有这种担忧的家长不在少数。

    教育部今年年初发布幼儿园新规,杜绝幼儿园小学化,深圳早在去年也发布《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是得到监管了,家长却意见不一。家住梅林一村的项女士孩子今年3岁,入读梅林一村幼儿园。她表示,幼儿园提倡蒙式教育,孩子每天在园里就是“吃好喝好玩好”,在玩中自然贯穿习惯、知识方面的培养。在这一点上,项女士很认同幼儿园的理念。她表示,周围一些家长较注重双语教学,希望孩子提前学习外语,还有家长希望孩子提早学数学。

    230多场公益指导活动培育“好家长”

    在此次深圳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上,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吴筠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学前教育从2012年起面向幼儿园、在园儿童和保教人员,实施了普惠园奖补、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保教人员长期从教津贴等多项惠民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目前社会上存在种种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错误观念,受此影响的幼儿园和家长对孩子提出了超前教育的要求,使幼儿过早背上沉重的负担。

    去年5月,深圳市教育局启动实施了“家园共育公益指导计划”。该计划面向全市征集、评审出了42个家园共育项目活动承办单位,今年以来在全市10个区的部分社区、幼儿园和中心书城等已开展230多场次公益指导活动。

    作为承办单位之一的深圳市第二幼儿园,今年开展了多场“家园共育公益指导计划”活动。3月18日,该园邀请了荔园小学一年级的李亚慰老师为通新岭社区的家长们作了一次“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分析了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以及一年级新生容易出现的困难,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根据《深圳市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家园共育公益指导计划”将逐步扩大家园共育指导服务对社区的覆盖面,力争到2017年,基本覆盖全市适龄儿童家庭。同时,小学要严格坚持“零起点”教学,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角色转换,避免发生揠苗助长的现象,缓解家长“跟不上”的担忧。

    专家建议

    不“抢跑”一样能学好 培优应追求好习惯好体魄

    有着多年小学一年级教学经验的南山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李虎表示,小一新生能掌握一定识字量是有益的,当然没什么基础的学生也没有问题,不用担心衔接问题。

    小一新生还处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教师普遍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游戏化教学,让学生爱上学习,李虎的“自主识字”就是倡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他介绍,一般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识字量是300个左右,如果通过这个教学法,一个学期孩子识字量可以达到3000个左右,哪怕是识字量只有50多个的孩子,也可以在短短一个星期快速识字。“孩子在幼儿园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适量识字,但家长千万不要为了识字让孩子增加压力,一旦产生厌学或抵触情绪,结果就适得其反。”

    一名从事多年幼教工作的业内人士认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完善的,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教育就是遵循这个规律,该玩的年龄就要玩,该养成好习惯的年龄要抓紧,该锻炼能力的时候就要培养。家长也要从自身做起,大人的言谈举止都是孩子的榜样,开朗的性格、健康的作息、良好的修养、规律的习惯、积极的态度都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专家在线咨询活动中,专家对幼小衔接和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郭良菁认为,孩子的路很长,如果家长期待孩子比别人都强,然后勉强地强化训练孩子,做得过火,结果适得其反。追求优秀应该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心理品质、学习品质、健康的体魄等,比知识学习、技能学习更重要。

    他山之石

    美国:很多幼儿园附设在小学内,对上小学一年级之前的5岁儿童限定进行为期一年的预备教育,主要是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为入小学做好准备。在教育内容上,强调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对幼儿进行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育启蒙。

    日本:幼儿园不仅是为小学做好衔接,更是为终身发展奠基,培养儿童上小学后生活、学习方面的能力。日本孩子从3岁上幼儿园起,自理能力就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到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增设生活课,包括自然、地理、社会常识和技能等内容。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