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2016
05-13

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5月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各地中小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要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今后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

  近年来,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保证、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亟待建立,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不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王登峰说。

  据介绍,本次国务院办公厅的《意见》中还对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对学校体育竞赛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该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技能,不再只是让“学生动起来”,而是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在学校体育训练竞赛方面,王登峰解释说,就是要求学校要建设常态化校园体育竞赛机制,研制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与竞赛管理办法,完善和规范学生体育竞赛体制,构建县、市、省及全国学生4级竞赛体系。

  ■链接

  国家将对中小学 “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5月9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将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指出,要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此次专项治理覆盖全国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月—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第二阶段为9月—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