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沙坪坝区大学城富力城附近,沙区110快处队一辆巡逻车正沿街以四五十公里的时速行驶,突然从右后侧传来摩托车的轰鸣声,瞬间就将警车超过。民警一看被惊呆了,开三轮摩托车的竟然是一名身高刚刚过把手的小男孩……(来源:重庆商报2016-05-04)
“盼子成龙,盼女成凤”。我想,这是每一个为人父母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尤其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孩子更是父母的“手中宝”,通过良好的教育陪伴孩子健康成长,也是所有父母共同的心声。然而,在看完6岁男童驾三轮车与警车飙车的新闻报道后,不禁让人捏了一把冷汗,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竟然与警车飙车,按常理来说,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却上演了“现实版”秒超警车,着实让人惊呆,危险系数太大了,不难想象,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后果不堪设想,真是吓死“宝宝”了。
原来,年仅6岁孩子驾三轮车超警车源于孩子父亲的一个突如奇想,称让孩子开车为了练胆。在笔者看来,身为父母,关心教育孩子的初衷值得肯定,但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拿这位父亲来说,让孩子练胆所采取的方式明显过于大胆,这种尝试要不得,这是在拿生命做赌注,既违背常理又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孩子父亲必须正视教育孩子存在的问题,好好反思一番。
事已至此,窃以为,我们在批评孩子父亲采取不当方式关心教育孩子的同时,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也给广大家长们敲响了警钟,上了一堂生动教育课。一方面,家长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要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的培养教育,切忌主观臆断(突如奇想);另一方面,家长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必须知法、守法,也就是说,除了采取正当的方式方法外,还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事,提高法律意识。本篇报道中孩子父亲突如奇想的做法除了不合乎常理外,也从侧面反映出法律意识的缺失,正如律师所言,如果小孩的驾驶行为给其他车辆、路人或小孩自己造成伤害,那么家长作为法定监护人,要承担全部责任;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家长有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总而言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爱,一定要在遵循道德和法律的范畴之内,切忌采取荒唐的方式方法,这不是小事,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反倒会害了孩子。从舆论视角来看,我们也无需过度指责孩子父亲,能够认识到错误的教育方式并反思如何教育孩子是关键所在,恰恰这起孩子飙车报道给广大家长们提了一个醒,上了一堂生动教育课,关心教育孩子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希望广大家长们三思而后行。(长江网 李海丰)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