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期,中国港口的大型油轮高达83艘之多,估计共1.66亿桶,再次创下了2014年以来的原油进口新高。但国内油价却是番茄汁涨不跌,这是为何?
中国大规模囤积原油
外媒数据显示,近期,中国港口的大型油轮高达83艘之多,创下自2014年以来的新高。而如果按照每艘油轮的标准运油量计算,估计全球共有1.66亿桶原油正准备运往中国。16个月以来,驶往中国的超级油轮数量从未像现在这么高。
国际油价目前仍处于相对低位,比两年前的价格低了60%,这给了中国绝佳的囤油理由。因此,中国正以十多年来最快的速度囤积原油——至少是2004年开始统计此类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原油进口的来源地还扩大到伊朗、委内瑞拉、巴西等地。渣打银行曾在3月底表示,为满足精炼行业产能扩张和国家战略储备需要,中国今年的原油进口会再创新高。
目前以沙特为首的中东产油国发起的石油价格战意欲一举击倒对手美国页岩油。但是,页岩油的韧性远超乎中东酋长们的想象。而这场石油大战一时半刻难分胜负,且很有可能持续20年。
代表传统油气势力的中东酋长与代表非常规油气的美国页岩油气生产商之间的战争,是全球油气领域的焦点。随着今年国际油价一度跌破30美元/桶,不少陷入亏损的美国的页岩油气生产者不得不逐步减产,美国新增钻井数量开始下滑,对决一度被认为胜负已分。
英国石油公司(BP)认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Spencer Dale)表示,这种博弈在未来20年都不会停止。“美国页岩气的强劲势头反复地令我们感到惊讶,美国页岩油产商与中东酋长之间的挑战对决成为业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从未来20年来看,这种博弈将不会停止”。
对于目前全球油气行业的状况,BP集团首席执行官戴德立(Bob Dudley)在展望中称:“我们行业当下的关注热点,仍然是石油市场持续的疲软,2016年看起来又是艰难的一年。有清晰的迹象表明市场正在调整,并将逐渐恢复平衡,为了更成功地适应,我们必须对我们将去向何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国内油价上涨
而国内油价在4月27日0点以上调汽柴油限价,汽油每吨上调165元、柴油每吨上调160元。全国平均来看,折合92号汽油每升上涨0.13元,95号汽油每升上涨0.14元。这是年内成品油零售价首次上调。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成品油消费税接连上涨。数据显示,2015年与2008年相比,成品油消费税涨幅高达660%。
当时成品油消费税上涨,官方给予的解释大意是,在油价下跌之时增税,能够在不给大家增加压力的同时推进成品油税制的改革,同时以税收作为市场价格调节的杠杆之一,增税以实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目的。
油价下调之时增税,固然能够减缓增税造成的社会负担。但是在增税之后,公众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未来国际油价上涨之时,又该如何是好?届时,过高的成品油消费税会否增加大家的负担,是否有相应的补偿机制?一旦油价上涨,是否有价税联动机制和预算透明机制——油价回升,消费税可否自动回落?
其实,早在去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快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择机放开成品油价格。
国内的成品油价一直被称为“一升油半升税”,除了消费税,还包含增值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等等。有数据显示,折算下来,当前成品油价中税费约占到48%。也就是说,一吨汽柴油的价格中,税费比重将近一半。
既然油价上涨,已经能够起到价格抑制需求的目的,那其中充当价格杠杆的税收部分,理应伴随油价上浮相应下降。否则,油价下跌时税费上涨,油价上涨时仍然参照相应的税负比例,那么实际上是在资源价格上涨造成经济体成本增加的情况下,进一步加重了实体经济的负担。
当然,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一种长效机制,不可能完全根据油价的实时变化而进行调整。
但是,在油价下跌之时,我们看到了政策对于油企的优待,除了地板价的人为设置之外,不久之前公布的2015年上市公司年报也显示,中石化以获得50亿元财政补贴,成为去年上市公司的吃补王,中石油以48亿紧随其后。
在油价上涨之时,如果程序上难以对成品油消费税进行实时的调整,那么,利用财政的二次转移支付,提出相应的补偿机制则势在必行。同样是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在保持一定财政支出强度的情况下,适度扩大赤字规模,为减税降费提供更大的财政支持。
否则,届时油价无论涨跌,都只是成为财政增收的由头,而真正成本的皮球,始终只会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踢来踢去,这不仅有违减税降费的大政方针,同时也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国企改革的推进。
本人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及外汇、现货铜、沥青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被套单、锁单,那么你可以多重视本人的文章。添加V信 1572388246(长按可以直接复制)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