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第八届中韩国际私法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2018
11-05

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第八届中韩国际私法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第八届中韩国际私法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南方网讯 (全媒体记者/刘冠南)27日,由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和中国广州仲裁委员会(简称广州仲裁委)主办的第八届“中韩国际私法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市东方宾馆举行。

  作为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成员国,2017年,我国签署了《选择法院协议公约》,本次研讨会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召开。在该公约体制下,如果一项国际商事合同中载有选择法院协议条款,则不仅各国有关管辖规则可以得到统一,有关法院作出的判决也可在其他国家得到承认与执行。该公约形成了与《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并行的体制。

  本次研讨会上,与会的中韩两国法学专家就如何加强诉讼、仲裁以及国际商事法庭的协调合作,共同促进国际民商事纠纷解决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伊始,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韩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法学院教授石光现,分别代表中韩两国国际私法学会致辞。

  国际法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行为规范,也是国际社会通用的话语体系,更是全球人民的价值共识。中韩两国睦邻友好,经贸往来频繁,中韩在国际私法领域加强交流、增进共识,有利于在国际私法领域发出亚洲声音。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致辞表示,对国际私法领域的深入研讨与学习,有助于有效地调整涉外民事、商事关系,从民间入手、从点滴起步,让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

  中国广州仲裁委员会主任王小莉致辞表示,在国际私法研究领域中,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是一个重要而且务实的问题,而仲裁的保密性、意思自治、一裁终局等特点无疑使其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在2013年,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就与韩国国际私法学会共同签署了《关于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两国间经济贸易纠纷的共同声明》。时隔五年,今年的研讨会适逢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促进广州仲裁发展的决定》,广州仲裁委藉此机会将加强与韩国国际私法、仲裁界的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

  研讨会共分三场进行。第一场由韩国首尔北区法院院长卢泰岳讲解《2018年<韩国国际私法>全面修正案的主要内容》;韩国国立全北大学法学院教授宋阳镐介绍了《韩国法院如何对待<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两位嘉宾从立法和实践两方面分享了韩国在国际私法领域的最新动态。同时,中国互联网仲裁联盟发起人陈忠谦博士发表了题为《中国网络仲裁前沿》的演讲。陈忠谦表示,仲裁是国际上通行的民商事纠纷解决方式,结合我国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国情,广州仲裁委开网络仲裁之先河,利用互联网手段解决互联网争议,在理念、程序、证据认定等方面均有创新。

  黄进对广州仲裁委的网络仲裁理念表示高度肯定,认为国际私法学界应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等方面的时代变化和对传统国际私法的挑战,加快中国特色国际私法学科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第二场研讨会上,韩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李圭镐分享了《关于诉讼中止禁令及执行禁令之考察》。韩国首尔中央区法院法官张志墉发表了《判决承认与执行项目和共同法院》的演讲,介绍了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就判决承认与执行项目(judgments project)开展的工作,并介绍了共同法院的相关问题。韩国金张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喆远对《全球冻结令》进行阐述。

  第三场研讨会上,首尔中区法院法官李善美发表了《国际商事法院之论争的现况与展望》的主题演讲,提出世界各国通过设立国际商事法院,都在努力解决国际商事纠纷。广州海事法官倪学伟就《海事平行诉讼的若干问题》发表了演讲。

  本次研讨会由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广州国际航运仲裁院与广东省法学会航运法学研究会联合承办。

  广东省航运法学研究会会长、广州海事法院原副院长詹思敏表示,本次论坛达成了众多共识,将极大的促进中韩两国国际私法学会之间的交流。

  日前,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促进广州仲裁事业发展的决定》。这是全国首个由地方人大出台的促进仲裁事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据介绍,中国广州仲裁委员会与中国国际私法学会携手主办此次研讨会,正是为了践行该《决定》提出的要求,加强国际私法理论研究和对外学术交流,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