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公布2017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404.9亿元,同比增长13.0%;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增长7.9%。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5元(含税)。
业绩稳健增长符合预期,毛利率承压长期有望企稳回升
在2017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公司把握消费升级、自主崛起趋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仍实现收入与业绩稳健增长。其中内外饰件实现营收904.3亿元(+14.5%);金属成型和模具营收82.1亿元(+24.6%);功能件营收290.6亿元(+13.7%);电子电器件营收42.4亿元(+30.4%);热加工件营收10.1亿元(-5.7%)。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平稳,2017年整体毛利率14.5%,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0.2个百分点,其中热加工件、金属成型和模具毛利率下滑较为显著,由此可见毛利率承压主要是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我们预计,随着原材料价格趋稳,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公司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
前沿布局“新四化”,格局更优,护城河更深
公司紧抓汽车行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趋势,前沿布局如火如荼:1)收购上海小糸50%股权,汽车智能照明业务步入新台阶;2)智能驾驶主动感应系统(ADAS)24GHZ后向毫米波雷达产品成功问世;3)合资控股华域麦格纳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完善电驱动系统、驱动电机、电子转向机、电动空调压缩机等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公司前沿布局进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零部件领域,构筑更深的技术护城河与更优的竞争格局。
国际化+中性化打开成长空间,国内龙头迈向世界龙头指日可待
公司收入规模国内第一,国内零部件绝对龙头地位稳固,但与世界一线零部件巨头相比仍存差距。2017年公司营收不足博世(3697.2亿元)、大陆(3432.0亿元)等一线巨头的一半,仍具较大提升空间。我们认为,国际化将成为公司走向全球龙头的最强驱动力,2017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仅21.8%,远低于博世、佛吉亚、法雷奥等巨头,国际化空间巨大。公司来自上汽的收入占比趋势走低,由2009年的76.5%下滑至2017年的43.2%,中性化稳步推进将成为国际化外又一把抓手,齐同并进扩大规模边界,助力公司从国内龙头迈向世界龙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2.22元、2.38元、2.53元,对应PE分别为10.4倍、9.8倍、9.2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汽车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公司客户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