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北大国际医院
北大国际医院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内,是由北京大学和北大方正集团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医院。作为北京大学的附属医院,将为北京大学提供临床、科研和教学基地。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298亩,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床位数1800张。其中,医疗综合楼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单体医疗建筑。
北大国际医院性质为非营利性,医院将为不同层次人群提供全方位、全程的解决方案。遵循“大专科、大综合”的原则,北大国际医院确定了36个医疗中心、49个医疗学科。作为北京大学的附属医院,北大国际医院将传承和创新北大医学部学科优势,其中重点发展的学科有:心血管中心、肿瘤血液中心、眼科中心、妇儿中心、神经科学中心、泌尿外科中心以及肾脏疾病中心。
北大国际医院 北大国际医院以“建设国际一流医院,领跑医疗体制改革” 为使命,在服务、硬件、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遵循国际标准,将建设成为新型的绿色医院、数字化医院和人性化医院。医院聘请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美国医院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咨询师以美国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第2版)对北大国际医院项目从感染控制、消防安全、病人隐私和药品储存等方面对各科室进行了评估和建议;聘请Singapore Health Services专家团队,对北大国际医院护理管理模块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协助开发了一套符合北大国际医院开业要求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可操作的护理管理制度与流程。
目前北大国际医院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建设筹备阶段。2010年3月医疗综合楼全面开工,预计将于2014年12月投入运营。
组织构架/北大国际医院
定位/北大国际医院
国际标准:技术、服务、硬件、环境、管理、科研和教学与国际接轨
大学医院
社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为北医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基地,学科统筹规划
服务客户群
中等收入人群:为核心客户群
特需人群
医保人群
管理模式/北大国际医院
实行董事会/理事会下的院长负责制,医疗和运营管理相对分离,专人专事;
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参照国际现代大学医院的“临床路径”,建立完整的质控体系;
实现全成本核算,对每个专科中心、项目和医生等均进行衡量;
建立数字化医院,实现远程影像传输、无纸化状态。
建设规划/北大国际医院
总建设面积:44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19.82公顷
建设规模:1800张床位(一期:1000~1200床)
学科规划:大专科、大综合医院
建设工期:2007年开工,2014年底开业
投资规模:约44亿人民币
项目行程/北大国际医院
2003年6月 《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批复(市规发[2003]756号)
2003年9月 取得《关于同意建立北大国际医院的批复》(京卫医字[2003]113号)
2004年5月 取得《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修建性详规》(2004规审字0251号)
2005年4月 取得《关于北京北大国际医院项目核准的批复》(京发改[2005]727号)
2005年8月 完成第三轮学科论证
本轮学科论证共组织各学科论证会22次,参加论证的专家基本涵盖目前医院可能设置的所有学科,共计100余次,实际接触专家350余人次。本轮论证采用论证会和个别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与会专家提出的关于学科设置的新思想,均请相关专家重新规划,再行论证,以期使内容更加完善。
2005年9月 完成医院保障系统论证
该项论证计划就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项目医疗保障系统共19项功能单位进行论证,论证形式将以组织会议讨论和收集意见函两种形式开展,预计将于9月24日完成论证结论的汇总,共30余次论证会议,参会专家或专业人士共100余人。
医院文化/北大国际医院
医院愿景
核心价值观
医院股东/北大国际医院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有着丰厚的教育、产业资源,有着很强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北京大学医学部集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为一身,设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学等学院及医院管理研究所。有47个博士点,59个硕士点,教授1901人,其中11位为两院院士,9人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60人为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医学部现有6家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2家教学医院,19家研究所,33个研究合作中心,8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20项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心血管、血液病、肾病、泌尿外科、妇产科、儿科、肿瘤临床医学、运动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眼科等处于全国顶尖水平,是我国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重要基地,其强大的医疗医药资源将为北大国际医院集团的相关项目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方正集团
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北京大学持股70%、管理层持股30%。依托北京大学,方正拥有并创造对中国IT、医疗医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开放、规范的资本平台吸引了如英特尔、欧姆龙、瑞士信贷、东亚银行在内的国际资本注入。
方正已快速成长为综合实力与华为、海尔同列中国信息产业前三强的大型控股集团公司。集团拥有5家在上海、深圳、香港及马来西亚交易所上市的公众公司以及正在筹办上市的方正证券,下设遍布海内外的独资、合资企业80多家,员工3万人。
2008年,方正占据中国校办科技企业盈利能力近70%的份额,为国家首批6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在500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中排名第118位。总资产480亿、总收入480亿、净资产210亿、利润25亿。方正是诠释中国政府对“创新”理念即“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典范企业之一。 方正集团以优秀的现代企业集团化管理经验、强大的产业资金和IT技术实力,为北大国际医院集团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医院优势/北大国际医院
雄厚的资金实力
在总资产480亿、年利润25亿的方正集团的雄厚资金实力支持下,奠定了北大国际医院集团的经济发展基础,保证了总投资32亿的北大国际医院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和推动北大国际医院集团的健康产业扩张步伐。
丰富的卫生产业经验
集团拥有北大医学部下属6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成功运营经验,以及拥有多家中国医药重点骨干企业,使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具有丰富的医疗医药产业的行业经验,并拥有大批医疗医药行业专家及优秀的人才资源。
强大的研发能力
集团设有独立的医药研发机构,通过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紧密合作、资源整合,并通过系统的新药开发流程、严谨的项目评估和高效的项目管理,不断为产业带来高价值的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为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提供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产业项目/北大国际医院
医疗产业
怡健殿健康管理中心
怡健殿健康管理中心是中国能够全面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连锁性服务机构,首创“健康俱乐部”主题运营模式,以北大医学部丰富的医疗资源为后盾,为社会成功人士及精英团队提供全方位国际标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北医健康产业园
北医健康产业园项目位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二期地块,总用地面积14.18万平米,总建筑面积20万平米,拟总投资约15亿元。是北京市以企业身份建设产业园的第一家产业化示范性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研发实验楼、写字楼、公寓、酒店、商业配套等。
它将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科技园区,逐步加强与北大医学部的各项合作,通过将方正医药研究院(项目鉴选)、北大国际医院(临床基地)、北医健康产业园(产业化平台)、西南合成等(制药)等资源整合,合作建设研发平台,侧重生物医药研发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北京市最大的医药产业化基地。
北医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为广大医疗机构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服务,包括物业、餐饮、手术器械消毒、配送、布服洗涤与租赁、机电运维等 。倡导国内行业标准的建立,重视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提供卓有成效的组合式服务,立志成为中国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的行业领先者。
医疗信息化
方正集团下属的医疗信息化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化医院及区域医疗卫生网络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服务商。目前累积拥有用户500家,在全国拥有十余家分支机构和技术服务中心,建立了完整有序的营销服务体系和客户信息网络。
医药产业
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医药产业的核心成员企业,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788。西南合成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化学合成药物生产、研制和出口基地,为全球最大的磺胺类药物生产企业,是中国医药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创新型试点企业之一。2009年,西南合成对重庆、武汉医药板块全面整合成功,完成对大新药业定向增发。
西南合成拥有磺胺类、抗生素、维生素、解热镇痛类、喹诺酮类、抗感染类、抗焦虑类、抗结核类、抗病毒类、脑代谢用药类、降糖类、抗过敏类、抗溃疡类等12个大类,一百多个原料药和制剂品种,有两个原料药生产基地,有多个年产上千吨的原料药生产车间,还具有片剂、胶囊、粉针、水针、颗粒剂等多条制剂产品生产线,同时拥有水、电等能源的优先供给系统,辅助配套设施齐备,具备规模化生产实力。
西南合成全部产品并均已按SFDA要求通过GMP认证。其中磺胺二甲嘧啶、磺胺二甲嘧啶钠盐、甲氧苄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萘丁美酮、氯霉素(美克洛嗪)等产品分别获得美国FDA认证、欧洲药典委员会注册登记,同时部分产品在加拿大、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登记注册,为中国大陆海外医药注册产品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为公司海外拓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
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创建于1941年,经过近7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以生物科技为导向,囊括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的综合性制药企业,为中国 西部生物制药研发、生产、出口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洛伐他汀生产基地。公司系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医药行业百强企业,是一家快速增长的医药 明星企业。
公司主要生产心血管类、抗生素类、免疫调节类、免疫调节类、代血浆类等原料药、药品制剂及医药中间体,共计近100个品规。公司拥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通过国家GMP认证,其中妥布霉素等五个原料药通过了美国FDA认证和欧盟CoS认证。
叶开泰医药
武汉叶开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北及武汉地区医药高端市场有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强势的市场地位,拥有药品制造、药品物料配送等多元化经营模式;在传统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等产品上拥有绝对经营优势,同时在化学药制剂、医疗器械的经营业绩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经营规模和综合实力持续上升,已成为湖北及武汉地区中大型医院药品销售配送的主要供应商。
方正医药研究院
2008年方正医药研究院正式成立,依托北京大学医学部深厚的学术基础,方正医药研究院致力于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拥有多项专利申请,覆盖了 新化合物、新植物提取物等药学研发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为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医药产业,快速补充高附加值制剂及原料药品种。
方正医药研究院每年将按5-8个仿制药物与一个创新药物的研发速度推进。不久的将来,方正医药研究院必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研发基地,将源源不断为北 大国际医院集团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产品原动力,为集团发展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的医药企业集团提供驱动力。
方正创新药物研究基金
2008年12月,由方正集团出资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同创立的北大医学部?方正创新药物研究基金成立。方正集团为此拨款人民币1000万元,为创新药物的研发事业贡献力量。
方正创新药物研究基金旨在以专项资金支持创新药物的研发事业,通过创新药物项目将北大医学部人才、技术和科研实力等方面的优势,与方正集团的管理、资金等优势相结合,搭建高水准的科研项目产业化平台,从而促进中国创新药研发事业的发展。
发展前景/北大国际医院
医疗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为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发展的重心和战略平台,北大国际医院在2010年初全面开工。位于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内的北大国际医院工地,整日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工程建设全体人员都在为2011年主体工程的全面封顶不辞辛劳,马不停蹄。2011年年中,北大国际医院工程建设的主体工程将完成,并于2012年底全面完成装修,开始试营业。
与此同时,医院的软件工程建设也从未放松。在人才建设方面,2010年4月,北大国院医院项目组启动了赴人民医院实习项目。截止目前,已有30多位员工参与了管理方面的学习,收获颇丰。此外,2010年11月,北大国际医院启动全国医学院校巡回校园宣讲活动,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吉林、邢台、沧州等地掀起北大国际医院的招聘热潮。此次校园招聘是北大国际医院集团首次校园招聘,由人力资源部、医疗管理部、护理管理部、运营管理部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招聘组,共同组织实施,计划招募2011届优秀毕业生以满足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药学部、医务处、感控科等科室共计百余人的人才需求。
在医疗信息化方面,北大国际医院于2010年9月8日与方正国际签署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总包协议。方正国际即将承建的北大国际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包括一体化的医院信息系统、软硬件网络系统的建设和集成。此次合作将依据北大国际医院集团的战略规划及北大国际医院的业务需求,对北大国际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进行全面规划,以满足北大国际医院开业后3至5年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把北大国际医院建成先进的数字化医院。
此外,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医疗产业链的其它环节也逐渐走上正轨,开始了各自有条不紊、紧张有序的发展。例如,旗下高端健康管理中心怡健殿,在2010年实现了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开始引入新的管理团队,着力于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医药事业厚积薄发,技术创新是生命
2010年,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医药产业同样精彩不断,堪称辉煌启幕的一年。医药研发、生产、销售齐头并进,旗下每家企业都在各自领域结出硕果。
方正医药研究院承担起了作为医药事业原动力的医药研发重任,并且不辱使命。2010年6月,方正医药研究院五项目技术转让成功签约,创新技术的引进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方正医药研究的技术及产品序列,同时也有力地提升了其产品研发与投入生产的速度。与此同时,方正医药研究院努力提升自身实力,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在2010年9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站单位。方正医药研究院的博士后流动站,是借鉴方正集团IT产学研的成功模式,整合北大国际医院集团现有产业基础,依托北大医学部的科研实力,寄望于创新药物研发推动产业发展,再造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又一成功典范。
其次,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医药事业的战略平台——西南合成也频频出击,收获颇丰,浓墨重彩地写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笔。
2010年5月28日,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同时,确立了打造运营支持、战略孵化、政策研究、风险控制“四个中心”的定位,以促进医疗医药产业的发展。2010年7月15日,重庆医药制造基地隆重举行开工仪式。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在开工仪式上致辞并共同启动开工按钮。医药制造基地将分两期投资兴建,2011年底完成一期项目建设、试车,2012年正式投产,预计5年内,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对这一医药制造基地的投入将达到50亿,将实现年总产销值超过100亿。医药制造基地根据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及企业做大做强医药产业的发展战略,将建设成为产品结构优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国内一流医药产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
2010年10月20日,西南合成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启动二次定向增发,现已完成关键工作。根据增发议案,西南合成将向北京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有限公司定向发行936.1万股普通股,收购其持有的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至此西南合成市值已逾60亿。本次定向增发购买资产,是西南合成继两年前收购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旗下资产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收购活动。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和公司决策管理层的精心运作,西南合成短短几年内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磺胺类药物生产基地和洛伐他汀生产基地。
世界在变,创新不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方正发展的不竭动力,医疗医药行业更是如此。2010年11月29日,一场以“创新 赢未来”为主题的2010年方正集团技术创新大会重庆分会隆重举行。方正集团、北大国际医院集团领导与全体与会人员一同回顾了方正医疗医药产业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未来北大国际医院集团的产业技术规划及医药研发与技术管理,这将成为未来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持续医药研发和创新的不竭动力。
配合医改,多元化办医探索初见成果
2010年,是新一轮医改的关键一年。作为医改的相关利益方,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在医改探索方面有自己的想法,并努力付诸实践,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认可。2010年9月15日,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人才发展论坛”召开。期间,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总裁冯七评以“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医疗战略探索”为主题的演讲,引发了与会领导、专家的关注。北大国际医院集团的组建因时而生,创建现代化医疗投资、经营、服务模式,积极参与中国卫生体制改革是北大国际医院集团的历史使命。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愿为政府医疗改革的深化排忧解难,未来也将致力于推动政府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
除了北大国际医院核心项目在建设外,北大国际医院集团的医院收购与托管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并已初见成果。2010年8月3日,北大国际医院集团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郑州正式签署了共同投资组建河南省医疗中心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河南省医疗中心项目,总投资额近30亿元,医疗中心为三级综合非营利性医院,共设置床位3000张,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医疗卫生中心。此次合作,不仅契合国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产业的相关政策要求,更是推动多元化办医的有益探索。
2011,继往开来
2011年的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将秉承方正集团新三年战略的精神,继续沿着2010年的轨迹勇往直前。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将在3至5年内力争实现:集团总资产达到100至150亿元的规模、市值250至300亿元、病床10000张、人员3万人的战略发展目标。随着新一轮医改的逐步深入,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将会继续探索努力,积极推进医院收购及托管工作;医疗事业将秉承北大传统、依托优势资源,形成以基本医疗、特色医疗、高端医疗为特色的北大国际医院医疗产业体系;医药产业条线将继续推进发展,通过不断整合和重组,实现医药产业的新三年规划(2011-2013),做到“三年百亿,行业龙头”的战略目标。实现产业集团医药资产整体上市,引入国际战略合作伙伴,搭建重庆绿色制造基地,推出拳头核心产品, 有选择地并购新医药、 医疗配套资产,确立西南合成(000788)在中国医药行业的龙头地位。
大事记/北大国际医院
2003年1月 成立北京北大国际医院有限公司
2003年7月 收购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9月 获得北京市卫生局同意建立北大国际医院的批复
2004年5月 签署入驻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建设北大国际医院的协议
2004年7月 收购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4月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北大国际医院项目
2005年10月 北大国际医院入驻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
2007年3月 北大国际医院奠基
2007年12月 北大国际医院感染楼封顶
2007年6月 西南合成胜诉印度进口磺胺甲噁唑(SMZ)反倾销案
2008年7月 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医药制造基地奠基
2008年8月 西南合成“注射用康普瑞丁磷酸二钠获国家一类新药一期临床批文
2008年9月 方正医药研究院正式成立
2008年11月 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技术中心揭牌
2008年10月 方正医药研究院与北大医学部共同创立方正创新药物基金
2009年7月 北京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9月 “北大国际医院与新加坡新保集团合作项目”启动
2009年9月 完成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西南合成制药股份公司对重庆大新药业的定向增发工作,实现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和转换
2009年 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获中国创新型试点企业称号
2010年3月 成立以叶开泰为整合平台,整体打造中药生产、医药流通和零售统一的品牌
2010年3月 北大国际医院医疗综合楼全面开工
相关产业投资与发展/北大国际医院
公司将以北大国际医院为旗舰和战略平台,投资发展医院相关项目,以打造完整的医疗医药产业链。
1、医学影像及治疗中心
利用现代核医学、放射医学、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最新技术向北大国际医院、北京地区乃至全国市场提供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服务;
大型医疗设备包括PETCT、血管造影系统、直线加速器、亚质子刀等。
2、国际医疗交流中心
会展中心(健康概念)
陪护及商住酒店
行政
医护公寓
3、物流配送中心
药品
医疗耗材
后勤
4、连锁健康管理中心
提供国际品质的体检、健康及功能评估、营养保健、亚健康诊疗和康复(含SPA)、心理咨询与康复、音乐、中医、中药、健康保健、健康会所、快速绿色就医及私人健康顾问等服务。
5、老年康复疗养中心
集理疗康复、养老疗养、学习娱乐、商工贸及民政福利企业为一体,全方位服务于老年人。
6、医院信息系统公司
医院信息系统研究、开发、建设;
医院数据收集、存储、整理、分析。
7、护理培训中心
在职护士培训;
培养能够在境外医疗机构,国内独资、合资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注册护士。
海外护士注册认证考试(CGFNS)培训。
相关新闻/北大国际医院
北大国际医院举行入驻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签约仪式
2005年10月9日,北京北大国际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与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共同签署北大国际医院项目土地开发建设合同。新浪财经将对本次仪式进行全程视频直播。
该项目是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项目的重要组成,北大国际医院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医院之一。据了解,该医院定位为非营利性综合医院,将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基地,承担北大附属医院的责任和义务。
此次签约的土地总用地面积为19. 82万平方米(合297.3亩),位于北京昌平回龙观镇的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北大国际医院预计2008年奥运会前试运营。届时,这家医院将为奥运会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