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2017年国际经贸风云如何变幻
2016
12-28

2017年国际经贸风云如何变幻

  2016年即将过去,总结这一年来的国际经贸大事件,并展望2017年风云如何变幻,是个好时机。

多边推进仍缓慢区域协定亦遇阻

  在全球贸易治理中,虽然世界贸易组织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多哈回合谈判始终无法突破,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乃至绝望。今年也不例外,多哈谈判仍然不见起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多边体制就毫无作为。多边框架内的贸易便利化协定仍被期待着早日生效。而且,虽然可能比预期的进展要缓慢,环境产品协定谈判仍被外界寄予厚望。在可预见的未来,或许我们无法看到多哈谈判破局,但可以期待多边体制内的其他机制继续发挥作用。

  和去年此时区域贸易协定(FTA)大热的情形相比,今年人们对FTA的前景并不看好。FTA的备受关注得益于奥巴马政府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推动。去年10月份,TPP成员国宣布完成谈判,刮起一股TPP风。今年上半年乃至到10月份,众多学者仍对TPP在奥巴马任期内通过抱有很大期望,原因是认为希拉里在总统选举胜出的可能性更大。但是,特朗普的“意外”当选让TPP通过这步棋再也无法落下。TPP这一代表性的巨型FTA遇阻,美欧之间的跨大西洋贸易投资协定(TTIP)也会暂时被搁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像去年一样要被延期至明年。巨型FTA终究像是雷声大雨点小,还不曾有成功的案例。在此情形下,亚太自贸区(FTAAP)倒是在秘鲁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让人看到启航的可能。但是,并不能抱太大期许。FTAAP只是一个远景。

  FTA中,倒是欧盟和加拿大之间的FTA完成谈判。笔者曾撰文分析,千万别小看欧加FTA,它可能是一只盘旋在大西洋上空的蝴蝶,会带来久远且不易察觉的影响。如果未来欧盟-北美FTA果真实现的话,回过头看,可能会发现欧加FTA的重要性。

贸易低迷难起色全球化步履蹒跚

  所谓的全球贸易低迷,是指在经济增速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后,贸易增速仍然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甚至也未达到目前的经济增速。这一现象从2012年一直持续到现在。根据WTO的预测,今年的全球贸易增速也就是1.7%,这甚至低于前几年的增速。可见,贸易增长仍然无法恢复。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贸易低迷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2009年贸易大崩溃造成的贸易结构转变。贸易大崩溃之后的需求函数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很难去改变,只能在长期逐步改善。

  从短期的视角来看,贸易保护则是阻碍贸易复苏的最重要因素。这也是各国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协调在短期内改变的因素。目前的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换一种表述可能更容易理解,那就是世界的贸易额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持续下降。在各种国际贸易理论中,贸易和GDP之比均受到外生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贸易成本。贸易成本的上升将导致贸易和GDP之比下降。也就是说,如果探求贸易低迷的外生因素,非贸易成本莫属。贸易持续低迷必然是因为近些年贸易成本的逐年上升。贸易成本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在WTO相关规则的约束下,关税壁垒已经不可能再增加,可能增加的将是非关税壁垒,也就是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政策。因此可以说,短期内,贸易保护是全球贸易复苏的最大阻碍。

  但是,目前的全球化进程可能会让我们对消除贸易保护感到失望。英国脱欧是今年的第一个“黑天鹅”事件,让众多预测人士深感挫折。虽然英国脱欧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严重,但是毕竟英国还没有启动脱欧的程序。未来的影响谁也不好说。这一事件虽然是由于经济全球化之外的其他全球化因素引起,但至少让我们看到,全球化并不总是蜜月期。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特朗普竞选期间和胜选后大放反全球化的言辞。诸如退出WTO、对中国和墨西哥产品征收高关税、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反映出其对全球化的结果深感不满,并试图通过相对极端的政策手段扭转全球化的趋势。一言以蔽之,全球化就是个游戏,总会出现有人玩不起的时候。

G20奏响欢乐颂BIT难言可破局

  中国是今年二十国集团(G20)的主席国,各种G20活动让中国忙忙碌碌。G20旗下的各种20如B20、T20、W20、C20、L20、Y20各显神通。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中国确实为G20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建立G20贸易与投资工作组,让G20开始机制化地讨论贸易投资问题。推出全球多边投资指导原则,铺路多边投资规则。但是,G20毕竟不是约束性的治理平台,未来如何让G20的各项成果落到实处,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研究和解决的。不只是贸易投资领域,中国也推动G20其他领域取得丰硕成果。G20杭州文艺汇演奏响的欢乐颂彰显了中国的成功,也是对未来建设美好世界的期待。

  G20杭州峰会举行之前,中美双方宣布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取得重大进展,让外界重燃中美BIT能在奥巴马任期内完成谈判的希望。但希望终归是希望。特朗普的当选不仅波及TPP,也对中美BIT谈判造成负面影响。即便能顺利进行,中美BIT在奥巴马任期内完成的可能性也非常小。但是相比TPP,或许我们更能对中美BIT抱有希望。相比对贸易的批评,特朗普并未对投资表示出负面情绪。特朗普的政策目标不仅需要拉回自身的投资,还需要外资流入美国。乐观一点,中美BIT在特朗普执政期间还能谈下去。

“一带一路”稳步走中美经贸遇挑战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备受外界关注。中国一边对外界宣传“一带一路”的相关理念,让外国真正理解“一带一路”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中国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这一建设。国内的相关省份已经行动起来。中国对国外的投资和贸易也应势而起。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带一路”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真正让市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我们不得不考虑和面对的问题。中国的倡议应该能真正让中国自身得到实惠,在此基础上,做到互利共赢、包容开放。

  相比“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美国并不让人省心。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说辞虽然非常夸张,不一定就实施,但是在特朗普执政的第一年,中美经贸之间的摩擦势必会非常多。中国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方面随时应对来自美国的挑战,另一方面应该坚持中美对话,和以往不同的是,中美之间反而应该多讨论具体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避免双方发生贸易战。

入世十五年可喜条款之争太闹心

  在入世15年后的今年,中国已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贸易和投资在世界的分量已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在入世15年的时候,关于中国入世协定书第15条相关条款的争论却引发各界关注,成为热点话题。美欧日等WTO成员坚决让这一条款和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挂钩,坚决不认可相关条款。这主要反映了美欧日等成员的心态问题。但心态归心态,美欧日毕竟还是不承认相关条款。无奈之下,中国将美欧上诉到WTO争端解决小组,希望通过争端解决小组解决这一问题。

  虽然相关条款之争主要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但是这一争论至少反映出中国崛起不会一帆风顺。

  2017年什么国际经贸问题最受关注?

  2017年,最受关注的事情莫过于特朗普的经贸政策。不当总统时,怎么说都行,坐上总统宝座,如何做是另一回事。我们必须承认,由于特朗普之前没有从政经历,我们很难从其自身经历来预测特朗普的行为,“路径依赖”在特朗普身上也就不再奏效。可以这么说,我们很少面临如此大的不确定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奈特曾经撰写过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著作,认为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区别在于:风险是指我们能够知道事件发生的各种概率,换言之,我们知道概率分布函数;不确定性是指我们并不了解事件发生的概率,连概率分布函数都不知道。其结果是,我们面对不确定性,将无所适从。2017年是特朗普执政的第一年,我们并不知道其各种行为的概率。因此,我们将在特朗普执政的一年内,慢慢寻找其各种行为的概率分布。

  让人感到悲观的是,特朗普的不确定性会引发世界的一系列不确定性。美国对世界的影响无需赘言,在外界不知道美国行为的概率函数时,各国所面临的窘境将造成世界的困境。2017年,我们能否避免过大的困境,让世界之船至少能安全驶入2018年,是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中国的路

  中国尚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崛起,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尚有不少距离。中国还需要数年良好的外部环境来发展自己。所不同的是,中国原本只能寄希望于即成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就是祈求好运气。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达世界第二,已经具备影响世界的能力。中国已经度过“假设外部世界给定”的阶段,可以通过影响世界创造自己需要的外部环境。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脚步不能停歇。

  或许,2016年的各种“黑天鹅”事件,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变得不那么好了。但更为可能的是,这个世界原本就没有那么好。2017年,在不确定性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