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报道,今年以来表现一直低迷的商品正出现起色。本月铜突然迸发活力,飙升14%至每吨5500美元上方。甚至过去两年内对铜发表最坚定负面看法的高盛也变得更为乐观,承认这个每年2300万吨的市场今年将大致达到平衡。其中重要原因是中国政府一直通过信贷刺激经济,中国今年对铜的需求增长速度远超预期,特朗普入主白宫对大宗商品需求的影响还不甚明朗。
就在本月前,铜的表现还落后于其他金属,仅仅上涨了5%,而锌和铝分别上涨了55%和17%。尽管许多人试图将铜最近的反弹归因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模糊的基础设施计划,但在美国大选前,市场情绪已经开始转变。
一个原因是供应方面的担忧。在今年上半年,主要矿山几乎没什么问题。但在第三季度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当时包括必和必拓和自由港在内的多个全球最大的铜矿发布了疲弱的业绩报告,并削减了2017年的产量指引。铜是一种很难生产的大宗商品,因此分析员通常考虑每年因生产中断造成4%-5%的产量损失。截至今年9月前,产量损失远低于这一预计水平,加剧了对供大于求的担忧。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铜市场供应趋紧。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精炼铜库存自9月底以来下降36%,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库存也下降了。冶炼商和精炼商将干原料(即铜精矿)加工为阳极铜、以及最终加工为阴极铜收取的费用也令人意外地出现了下降。当铜精矿的粗炼和精炼费用(TC/RC)下降的时候,就表明在铜供应链这个部分的原料不足。一位高级铜交易员表示,铜精矿市场并非像人们认为的那样供应过剩。在最近几年,自由港与江西铜业的年度谈判已成为市场其他从业者的基准。大多数分析师之前预计今年费用将会上涨,但价格实际上下降了,双方同意的价格为粗炼费每吨92.50美元和精炼费每磅9.25美分。库存和粗炼及精炼费用下降,一位高管表示,预计明年8家主要矿商29万吨的产量增长,被明年40万吨的产量减少抵消。尽管产量将在2018年和2019年回升,但未来很少有大型项目准备投产。这是因为矿商在大宗商品市场5年低迷期间削减了勘探和新项目上的支出。
在需求方面,特朗普入主白宫对铜的影响还不明朗。即便有基础设施主导的大型刺激方案,在2018年前也不太可能影响到现货铜市场,尽管投资者可能在此之前开始建立头寸。瑞银分析师估计,美国对铜的需求上升10%将会让其在全球需求中的份额升至9%,相当于每年额外增加需求18万吨。这只是相当于中国需求上升1.5%。
最终,中国需求将是铜价的最大影响因素。这方面人们有理由乐观。还有人则更为乐观,预计如果中国需求保持坚挺的话,2017年铜供应缺口高达40万吨。分析师们表示,在本月早些时候于上海召开的“亚洲铜业周”会议上,参会代表们的情绪
比过去几年乐观。分析员表示,预计在持续政府刺激政策下,明年铜需求强劲,或可增长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