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法治建设 助力企业发展
翠峦公安分局“法治建设围绕营商走”全面优化经济开发区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
坐落在翠峦区的黑龙江伊春生态经济开发区2016年3月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全省唯一一家“生态”经济开发区。其中“伊春市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2015年12月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命名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经开区入驻各类企业85家,其中:规模企业6家,中小微企业79家。2018年上半年经开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5043万元,销售收入83203万元,工业增加值16194万元,税收1242万元,用工人数2389人,已经成为伊春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主基地。
在“法治建设年”工作中,翠峦公安分局坚持“企业重点项目开发到哪里,警务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法治建设围绕营商走”工作理念,积极打造“法治建设警务”新模式,落实一系列助企、促企、安企、服企措施,做经开区企业发展建设的帮扶者、服务者、护航者、守卫者,营造了安全稳定、公平正义、优质高效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受到了省市区、省厅市局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突出主题,主动服务,做经开区企业建设的“帮扶者”
心中有法,办事用法。坚持在“细”上动脑筋,在“活”上思良策,在“严”上作文章,在“实”上下功夫,不断创新法治建设新模式。一是征求意见,了解企业需求。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经开区考察调研,给经开区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将公安工作置于经开区发展建设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如何服务企业、服务发展、服务民生、进一步优化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是分局党委着力谋划的重要议题。分局主要领导带领班子成员连续5个作日深入经开区企业进行走访调研。通过深入走访企业、与经开区管委会、企业业主和企业职工座谈恳谈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企业需求,把主动服务、跟踪服务、精准服务、提升效能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竭力为经开区提供最优营商服务、打造最优法治环境、营商环境。二是建警务室,夯实助企基础。分局在经开区管委会成立了“法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黑龙江伊春生态经济开发区党员先锋岗警务室,民警配带党旗徽章开展助企服务。按照“最短服务半径、最简服务程序、最优互联网+”工作理念,借助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平台进一步创新法治建设、营商环境举措,为企业开通“高速路”、“直通车”。警务室实行“四项机制+”工作措施,即: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机制;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机制;零距离指导、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机制;警企共建、警企联席、警企联防机制;互联网+警企互动微信群。不仅把安全送到了企业家门口,更把贴心的服务送到了企业的心坎上。在“警企互动微信群”上,企业负责人、治安管理人员随时与警务室民警交流互动,咨询办理业务,民警通过微信群迅速发布信息,发送经保、户政、消防、安全、交通等常用法律法规,发布反恐、防电信诈骗、防盗抢等宣传资料,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参与防控,大大提升警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提升效能,促进企业发展。分局全面落实省厅、市局便民利企措施,不折不扣地简化办事程序、规范行政行为,行政审批、证照服务等事项全部向企业和群众公开,做到特事特办、立刻就办。按照“法治建设年”工作要求,把“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和“四零”承诺服务创建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开展“送法进企”活动,向企业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为企业、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100余人(次)。办理涉企案件做到“五个不轻易”,即不轻易传唤企业负责人、不轻易冻结企业账户、不轻易查封企业账户、不轻易扣押企业财物、不轻易开警车进企业,极大地改善了经开区的营商环境。6月10日,经侦大队民警深入到伊春药业有限公司,为财会人员、全体业务员和相关员工近百人讲解法律知识,举办法制大讲堂活动,受到企业员工热烈欢迎。6月22日,消防监督科深入经开区管委会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30多家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和企业经理表示:这种形式既加强了民警与企业的沟通,又促使企业、员工积极学法、知法、守法,切实提高了企业负责人和员工的法制观念,为确保企业内部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警企共建,跟踪服务,做经开区企业建设的“服务者”
分局在端正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坚持对企业跟踪服务,做到了思想认识新、具体行动实、管理措施活。一是警企共建,当好企业帮手。分局出台了《“警企共建”活动实施方案》,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6条新举措,在全体民警中开展“我为经开区发展、法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做什么大讨论”。分局与经开区内华能公司、伊春药业、黑尊科技、越橘庄园、富达纸箱、中盟等18家企业建立帮扶联系机制,建立了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服务制度。中央和省市领导到经开区考察调研期间,消防大队每天出动车辆人员为经开区冲洗参观展厅和企业场区,清洗道路和浇灌树木草坪,保持了经开区干净整洁。“春防”期间,消防大队抽调一个战斗班和一台消防车到经开区执勤备战,随时为经开区内企业提供消防安全业务指导,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第一时间到场处置,最快速度进行扑救,将危险降到最低。为经开区提供各种服务60余次。二是警企联动,做好企业参谋。7月10日,分局主要领导带领政治处、法制、派出所等部门来到经开区开展走访企业活动,征询企业对公安机关法治建设年、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实地深入到伊春药业有限公司、世纪明华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伊春中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座谈走访、法制宣传,排查安全隐患,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受到企业的好评。分局领导积极与企业开展对接联络,为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企业保卫倾斜、重大项目跟踪、安保工作靠前、畅通警企联系渠道等服务,在企业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开业典礼增派警力执勤疏导。三是警企互动,为好企业伙伴。分局在经开区内有代表性的规模企业、小微企业经营业主中聘请了15名警风警纪监督员,帮助分局监督民警警风警纪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每月深入分包企业走访、座谈,每季组织各部门与对口帮扶企业负责人举行一对一座谈会,详细了解企业周边治安状况和当前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主动征求对公安工作和法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7月15日,消防监督科深入新建工程高锶矿泉水有限责任公司工地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指导。8月9日,深入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现场讲解消防安全常识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共开展上门服务50余次,整改火灾隐患300余处,全部采取不封不停、帮助限期整改措施,从没耽误过企业的正常运营,为企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企业经理说:“民警和我们手拉手、心连心,企业安全和项目落地都有了保障,有这样的好伙伴我们非常高兴。”
创新管理,优先服务,做经开区企业发展的“护航者”
把公安工作和公安服务融入伊春林区改革发展大局,融入经开区建设,融入企业发展,融入大项目推进。一是不忘初心,建立护企常态制度。分局围绕区委、区政府确立的经开区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立“四对一”常态化包保联系企业机制,即由经开区主要领导、分局分管战线领导、科所队领导、责任民警组成工作小组,与建设企业或重点项目单位结成固定的联系对子。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四零”承诺服务,各相关警种主动上门服务,优先为企业办理证照、检验、审批、审核等项目。凡是权限在本局的,立即为企业办理,权限在上级机关的,主动对上联系,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办成。二是保持热心,打造助企促企环境。分局开展“联企、助企、护企”活动,对新开工建设的企业,实行联合办公,确保企业早日投产达效。对侵害企业负责人利益的案件快速处理,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企业采取不封不停、限期整改的措施。交警大队密切联系重点企业,采取上门服务,及时调整警力部署,提供车辆合理通行路线,确保经开区道路畅通。针对经开区入驻企业提出交通管理过严、影响企业基础建设用车问题,交警大队在主动派民警深入企业摸排、整改隐患、防止发生事故的同时,制定出对经开区企业车辆存在的轻微违章行为“只纠违不扣车、只记载不卸载、只教育不处罚”等措施,保证了企业基础建设的正常进行。三是奉献爱心,提供高效营商服务。分局打造便捷高效服务,以黑龙江省公安机关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便民利企三十条措施为依托,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加强“一对一”服务,确保企业安心生产、放心经营。分局全力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向经开区内延伸警务职能,加强治安防范、外来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和消防管理。定期深入经开区管委会和企业,对各部门服务工作强化督导推动,督促问题整改,让每个部门、每个民警都成为“服务窗口、联系纽带、营商环境”。春节、五一、国庆节期间,户政科、派出所民警放弃假日休息,专门集中时间为经开区企业员工和外来打工人员提供居民身份证、护照和港澳通行证、户口迁移等咨询、办理服务,受到了企业员工、打工人员的赞誉。去年10月,经开区内一家企业工程建设进度迫在眉睫,由于天气寒冷,施工过程中使用冷水无法搅拌混凝土,只能用热水搅拌。区委、区政府和分局领导得知情况后,消防大队抽调2辆消防水罐车和6名指战员,连续12天为施工工地运送热水400余吨,保障了企业工地施工顺利完工。5月9日,黑尊科技有限公司因木耳菌袋发货困难,与菌户沟通产生问题,85名菌户聚众来到黑尊科技有限公司封堵大门、拦截运输车辆。警务室接到报警后,及时与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同黑尊科技有限公司、菌户们进行沟通,协商解决方案,让企业和菌户都得到满意处理结果。经过12天的加班加点沟通调解,5月20日,85名菌户的赔偿问题得到解决,黑尊科技有限公司给警务室送来了感谢信。
担当作为,精准服务,做经开区企业平安的“守卫者”
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法治建设、营商环境的必要保障。一是重拳出击,稳定企业经营秩序。分局刑侦、经侦、环食药侦、派出所等单位向现行犯罪展开凌厉攻势,重点加强对企业的保护力度,实行局领导靠上、专案专办、挂牌督办、快侦快办,对敲诈、威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影响项目建设、影响发展环境的各类犯罪重点打击,整体破案打击效能和攻坚克难水平明显提升,最大限度稳定了企业的生产生活秩序。分局经侦大队积极为企业排优解难,近年来先后多次组织警力远赴贵州省贵阳市、四川省成都市等地,为涉案企业伊春药业有限公司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公司领导给分局送来了锦旗。5月10日至24日,兴安绿源和汇源伊林集团施工工地因土地赔偿问题产生纠纷,兴安绿源工作人员多次将车辆封堵在施工工地门口,不允许施工车辆进入,阻止工地施工,双方发生口角和故意毁坏财物案件。分局组织刑侦、翠东、翠阳派出所和警务室民警20多人,连续10多天在工地疏通调解取证,化解矛盾纠纷。经区委、区政府和经开区管委会调解,对土地赔偿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故意毁坏财物案件及时查处,纠纷得到解决,避免了双方矛盾升级激化。二是打防并举,打造平安发展环境。分局投资11万元购置2台警用电动巡逻车,将巡逻路线从区中心主要街道、广场、社区延伸到经开区各企业周边,全面提高巡逻防控水平,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能力。分局采取巡逻防范与打击处理并重的工作机制,在企业周边加强巡逻警力、加大巡逻频率。企业上、下班时间警车在企业周边定点停放,采取警服巡和便衣巡、交叉巡和循环巡相结合等方式,对企业周边可疑车辆和可疑人员加大盘查力度,严格控制社会闲散人员及不法犯罪分子靠近企业和接近职工,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分局对经开区社会面巡逻防控“一体化”调度,与各企业之间建立签到制度,加强与企业门卫及保安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各企业安全保卫情况。福建省来经开区投资的客商深有感触地说:“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每当看到民警就在我们身边,在这里投资生活,我们很踏实放心。”三是化解矛盾,解决企业发展困难。企业生产经营中会遇到各类矛盾纠纷,问题解决不好,将会为企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分局集中清理整治经开区企业周边治安环境,对企业周边违规圈地、违章建筑、交通违停等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整治、深入治理,确保企业正常生产。1月22日,伊春中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红松全产业链项目因承建方与分包方(五项)工程造价问题有争议,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民工80多人集体上访,分局翠东派出所、国保大队等警力迅速出动,将准备进省上访的10人从通哈尔滨大客车上劝回,并协助配合区委、区政府等相关部门进驻中盟公司,积极化解矛盾纠纷,连续2天2夜安抚解释警卫,为农民工发放拖欠工程款200余万元。
一年来,分局各职能部门为经开区企业提供各项服务600余次,消除不安全隐患700余处,帮助企业解决困难160余件,化解企业业主和员工之间的经济纠纷80余起,查处干扰企业生产经营案(事)件50余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确保了经开区建立以来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没有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社会治安保持持续稳定,圆满地完成了中央和省市领导来经开区视察的警卫任务,受到了省厅和市局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