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湖南法治人物李世锋:不让正义留死角
2017
02-10

湖南法治人物李世锋:不让正义留死角

不让正义留死角

——记湖南法治人物、省高院刑二庭法官李世锋

记者 何淼玲 通讯员 禹爱民

“人民的好法官是什么?是严字当头,公平在胸;是纤尘不染,傲骨如磐。是让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是让法律永远站在真理的一边。谁把沉甸甸的人民放在心中,谁就能让好法官的旗帜永远鲜红。”2016年9月6日,2015CCTV中国(湖南)法治人物颁奖典礼在湖南大剧院隆重举行,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法官李世锋作为年度十大法治人物之一上台领奖时,大屏幕上的颁奖词熠熠生辉。

李世锋20多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审判岗位默默付出,执着坚守。他累计参与审理各类案件1600余件,没有一件案件超审限和被上级法院改判或发回重审。他审理的多起大案、要案,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

坚守公正办铁案

20多年来,李世锋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从不枉法裁判,力求把每一个案子都办成铁案。

“他是个敢于较真的实干家。合议案子时,只要他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就绝对会坚持到底,即使与庭院领导提出的意见相左也同样如此。”不少同事对他公正办案如是评价。

在李世锋看来,法官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法官除了信奉的法律,没有更高的权威。

2010年,他在审理某厅级干部受贿案时,合议庭对被告人身份认定出现重大分歧,加之被告人家属通过关系干扰办案,给案件审理带来了一定阻力。

李世锋始终坚持“被告人符合受贿犯罪主体特征”的个人意见,案件因意见分歧较大而被提交院审判委员会研究。审判委员会上,多数人肯定了他的意见,他用自己的一份坚守,捍卫了法律的原则和尊严。

2014年,审理上诉人黄某某抢劫案时,他严格把关,认真审核证据,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

近5年来,他严格按照“零差错”要求,向侦查机关发出正式补充证据函130余份,有力维护了案件公正裁判。

勇于担当办大案

李世锋敢挑重担,每年承办大量的大案要案。

——审结湘西非法集资系列案8件,其中包括系列案中的一、二号案件荣昌公司案和曾某某案,涉案金额达100多亿元;

——审结衡阳破坏选举案,其中包括肖某某滥用职权案,案卷达110多卷;

——审结省交通厅原党组书记、副厅长陈某某受贿案,撰写审理报告210页,11.72万字;撰写判决书180页,9.385万字。

——审结怀化市委原常委、秘书长谌某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玩忽职守案,案卷98卷,撰写审理报告224页,计12.34万余字。

在大要案审理上,李世锋坚持做到5个“无差错”,即程序把握无差错、事实认定无差错、证据核查无差错、量刑情节无差错、文书制作无差错。

当记者好奇地问他是如何做到这5个“无差错”时,李世锋作出了如下的回答——

一是坚持审查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并重,做到有疑必排,排疑务尽。二是坚持保障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并重,充分听取被告人的各种辩解和合理解释,保障辩护权利到位,不让正义留死角。三是坚持做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

李世锋说,只有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刑事法官。2012年,他被评为“全省法院办案标兵”。

从书本中汲取力量

工作之余,李世锋最大的爱好便是阅读和写作。他撰写的审理报告多次作为全省刑事法官学习范本并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表扬。他撰写的《理想与现实:法官的人格气质考》和《法治反腐:破解反腐与防腐的悖论》等论文,在全省有关理论研讨会上获得一、二等奖。

2016年,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审判经验写成的专著《用程序写下正义》正式出版,该书长达33万字,在同行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与人合著的《民事诉讼制度专题实证研究》一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他撰写其中三章计6万余字。

尽管已过不惑之年,但李世锋的学习热情依然不减,如今他正在湘潭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