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推进依法治校 助力法治江西建设——访江西财经大学校长王乔
2016
05-26

推进依法治校 助力法治江西建设——访江西财经大学校长王乔

  本报讯

  王金海 喻春龙 记者罗娜报道:出台大学章程,学校内部治理有了“基本法”;实施“阳光”招生确保教育公平,实施培养“诚信学子”工程强化诚信教育;构建法治江西智库,为江西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5月24日下午,王乔校长在接受新法制报采访时,详细介绍了该校紧扣法治江西建设“三大重点任务”,在推进依法治校、助力法治江西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出台章程 推进依法治校

  新法制报:2014年《江西财经大学章程》成为获核准的江西首批高校章程,标志着学校依法治校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时隔近两年,学校在构建依法治校长效机制上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王乔:大学章程作为学校内部治理的一个“基本法”, 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纳入到章程中。根据章程,学校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重新修订了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全面梳理校级各项规章制度374项,进一步强化了“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模式,进一步推进了基建维修、物质采购、招生考试和财务管理等学校治理结构改革18项,进一步完善了沟通机制、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

  在“依法治校”理念引领下,不断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小到一笔经费的使用和报账、一门课程方案的微调等,大到学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无不有章可循,事事有法可依,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校上下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生态环境,在引领法治江西新常态、服务江西经济新发展中有了新的更大作为。

  阳光招生 强化诚信教育

  新法制报:江西财经大学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在推动教育公平和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王乔:这些年,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完善,为确保教育公平与高招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开始,江西财经大学更加重视学校的“阳光招生”,公开、公正、公平被贯彻到了学校招生的各个环节:实施录取信息24小时“上网”制度;预留计划全部用于超比例投档学生招收;严格按照分数和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安排专业,让分数成为专业选择的惟一凭证;吸纳师生、校友代表进入学校招生委员会,并且利用纸媒、网络、短信、微信等信息交换平台,适时公布招生各个环节的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全程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立德树人,诚信为基。学校注重在师生中大力弘扬“信敏廉毅”校训精神,尤其在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进行了新的有益探索,实施培养“诚信学子”工程,即以诚信教育为核心,在校内推行“无人监考”考试试点和面向在校大学生提供银行信用卡服务两大举措。

  构建智库 助力法治江西

  新法制报:去年年底,法治江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在江西财经大学成立,该中心在推进法治江西建设中将发挥什么作用?

  王乔:为落实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指示要求,和贯彻落实《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意见》,我校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在此前成立江西法治政府研究中心、江西生态法律研究中心基础上,积极投身法治江西建设研究中,为破解江西发展难题、服务江西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015年12月23日,法治江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落户江西财大,协同创新中心由7个协同创新研究平台构成,目前聘请了100余名研究人员,汇聚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专家。

  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业界与学界专家协同开展法治江西建设研究,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供省委、省政府领导决策参考,其新型智库作用在法治江西建设过程中日益凸显,为法治江西建设和我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 HN666)